求求你不要丟掉我:邊緣性人格親密又缺乏界線的人際模式
![](http://case.ntu.edu.tw/blog/wp-content/uploads/2019/10/photo-1516585142943-4341daf22d5f.jpg)
撰文|周玟萱
「邊緣性人格障礙症(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顧名思義是一種介於「正常」與「患病」、「精神病(psychosis)」與「憂鬱(depression)」之間的心理障礙症,患者也許在大部分的時候看上去與常人無異,甚至因為在社交圈的表現當中相當活躍,使得許多人在剛開始與患者相處時,並不會馬上就察覺他們是心理障礙症患者,只會感覺他們比較「熱情」跟「平易近人」,所以才有能力快速地與旁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但是棘手的地方在於,邊緣性人格障礙症患者的「自我形象(self-image)」非常不穩,他們非常沒有安全感,正是因為太害怕自己會被拋棄,所以才要這麼積極的「抓緊」別人,可是如果這個人的行為或想法「不順」患者的心意,他們又會很快的感到失望,直到難以自制的地步,例如:馬上「翻臉」、將對方貶的一文不值、透過傷害自己、物質濫用、衝動行為等,來幫自己恢復平靜,但過沒多久又會複製同樣的模式繼續生活,就連進入心理治療關係也會試著像這樣,有意無意的操控治療師,因此可說是相當棘手的個案。
患者建立的不穩定人際關係,可不只「快速結交新朋友」而已,某一些患者會因為無法忍受獨處、急著找到抒發情緒的出口等因素,快速地跟剛認識沒多久的人發生「性行為」,但是過沒多久又更換性伴侶,因此有學者懷疑,這種衝動而不顧後果的行為,會不會讓邊緣性人格障礙症患者染上性傳染病(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的風險與普通民眾不同?
●高度衝動行為所造成的危害
來自慈濟大學的陳世芬博士等人,分析了669名邊緣性人格障礙症患者近年來的的就醫狀況(2000年到2012年)。研究結果發現,無論病患的性別是男性還是女性、年齡曾位在哪個階段,他們染上性傳染病的風險都顯著比一般精神狀況正常的民眾高,這個分析的結果與先前Ellis D等人於1994年的研究結果類似:當年學者調查了一批露宿街頭的女性,發現在她們之中的某些人具備「邊緣型人格」的特質,她們染上性傳染病的風險也比其他受試者還要來得高出許多。這也許是因為,在高度的衝動之下,患者很容易就跟剛認識沒多久的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然而我們還是必需注意,邊緣性人格障礙症很可能與其他精神疾病共病,而共病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影響,目前來說是難以預估的。
●悲慘的童年經歷、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轉是主因
Jenny等人認為,童年受虐是造成邊緣性人格障礙症的主因之一,而且這樣的人格特質似乎會從母親身上「遺傳」給孩子,她的團隊訪查了70名兒童的家庭,其中有36名兒童的母親是邊緣性人格障礙症患者,她們多半兒時經歷過性虐待、肢體暴力以及忽視,儘管她們現在都已經長大成年,也有自己的小孩,她們的孩子受到不當對待的比例也比正常母親的孩子還要高。
而從心理動力學派的角度來說,邊緣性人格障礙症患者經常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轉,例如:利用「分裂(splitting)」這種機轉,將世界觀分成「好與壞」、「對與錯」等,然而在正常的情況底下,隨著我們長大,多數人應該都能發現,事情永遠都有灰色地帶,就像是面對我們自己欣賞的人一樣,他們偶爾當然也會出現不好的行為與特質,但是邊緣性人格障礙症患者的這種二元思考模式(binary thinking),會讓他們難以體諒這種對正常人來說是相當司空見慣的事實(defensive mechanism)。 除此之外,他們也經常使用「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這種機制,將自己不想要的負面認知、情緒等,全部投射到另外一個客體身上,誘導對方按照自己心中所預期的來表現,然後印證自己是對的。
參考資料:
- Shih-Fen Chen., Cheng-Li Lin., Ling-Yi Wang., Jen-Hung Wang., Chung-Y Hsu., & Yu-Chih She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Taiwan., Sex Transm Infect 2019
- Ellis D., Collis I., & King M.., A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HIV and general medical referrals to A liaison psychiatry service., AIDS Care 1994
- Jenny Macfie., & Gretchen Kurdziel., The experience of maltreatment in young children whose mothers have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reflections in their narrative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