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檳榔會上癮嗎?

分享至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photos/Gyy9OdVHHjQ

撰文|周玟萱

說到成癮物質,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什麼?酒?菸?咖啡因?美劇裡面經常出現的Coco?還是其他新興毒品?檳榔(Betel nut;Areca catechu)是全球第四大精神活性物質(Psychoactive substance),然而只要提到檳榔,相信大部份的人腦海裡最先浮現的事物,往往是它們對口腔健康的危害,例如:泛黃、發黑的牙齒、口腔內部出現白斑、腫塊以及糜爛,使得相較於其他成癮物質,我們對於檳榔的成癮機制反而相當陌生,儘管它們在臺灣也算是隨處可見。

其實就連學者也多半將心力投入在檳榔對口腔衛生的影響,因此我們目前還是有許多待解決的研究問題:長期嚼食檳榔到底會不會讓人產生依賴(Dependent)、戒斷(Withdrawal)症狀?檳榔是如何讓人成癮的?以及檳榔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反應?

●檳榔鹼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

在探討檳榔富含的活性物質時,往往會碰到許多困難,因為檳榔往往會搭配其他的「佐料」一起食用,例如:菸草、石灰等,所以很難區辨某些食用者所產生的認知功能、腦功能變化,到底是單靠檳榔造成的;或者是被其他成分所影響;抑或是樹種物質搭配在一起使用所產生的效果。目前比較能夠確定的是,檳榔本身含有幾種生物鹼(Alkaloid),包含「檳榔鹼(Arecoline)」,它會影響交感以及副交感神經系統,使得食用者出現體溫升高、心跳加快、雅壓微微上升的感覺,經常給食用者帶來「提神醒腦」的感受,然而耐受性(tolerence)卻也可能因此產生,讓重度檳榔嚼食者必需吃下更多的檳榔,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嚼食檳榔會帶來那些感受?哪些地區的人偏好嚼食檳榔?

印度目前有種檳榔的食用方法相當流行,經驗豐富的嚼食者會將檳榔搭配菸草(tobacco)、熟石灰(slaked lime)與其他甜味劑一起吃,因為當地人認為這是個提神良方,他們將這種獨特的食用方式稱做「古特卡;(gutka)」,但也因為材料的取得非常容易,連孩童跟婦女都能夠輕易找到機會嘗試,常常被人詬病,印度的相關單位也認為,這會對人民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

圖說:琳瑯滿目的「古特卡」/Photo Credit: File photo

印度學者Vivek Benegal等人原本就相當好奇,檳榔是否會讓人產生依賴感以及戒斷症狀,儘管過去已有部份研究指出,檳榔確實有導致成癮的可能性,然而這些研究大部份都是直接以習慣嚼食檳榔搭配菸草的民眾作為樣本,Benegal因此特別想知道,純吃檳榔無添加任何配料者、慣嚼這種「古特卡」者,以及檳榔、菸草都不吃的人之間,發展出依賴症狀的比例區別。

於是在一份2008年發表的研究當中,Benegal邀請約250名受試者,訪查他們近12個月的檳榔嚼食習慣,調查結果發現,相較於其他人,檳榔跟菸草兩者都不使用的人(共88人),普遍來說教育程度略高而且多半來自都市地區;相反的,不管是偏好單嚼檳榔者(98人),或是慣嚼檳榔搭配菸草的民眾(44人),他們多來自鄉下或是低社經地位地帶,雖然這個結果並未達到顯著,但依舊可供當局參考,方便政府找出特別需要接受衛教的族群。

從檳榔以及菸草使用習慣的角度來說,習慣把檳榔跟菸草混搭在一起吃的受試者,他們每天嚼食檳榔的數量,遠多於純嚼檳榔的人(前者平均一天咀嚼6個單位;後者約2.6單位)。無論是依照DSM-IV還是ICD-10的分類,他們也是最容易被判定為「物質成癮」的一群,約有77.3%的嚼食者發展出耐受性、84.1%的人呈現戒斷症狀,另外有63%的人在即使知道產品對口腔健康的危害,也依然繼續食用它們。

除此之外,幾乎所有人都非常贊同,嚼食檳榔會讓人心情變好、提升工作表現、幫助消化、增加社交話題,偶爾也能達到止痛效果。

●需要更多相關研究來找出罹患口腔衛生疾病的高風險人口

根據Benegal等人的研究結果,嚼食檳榔確實與依賴及戒斷症狀有關,而且若是與其他成癮物質混搭食用,導致成癮的機率會提升更多,儘管無法僅從本分研究即斷定,將檳榔跟菸草混著食用就一定會得口腔方面的疾病,但是因為這樣會使人更容易產生依賴感、不自覺地增加使用量,相對來說未來發病率就會比普通人高。政府也可根據結果,鎖定低教育水準、低經濟發展的鄉村地區,積極地進行口腔健康宣導,或是與醫院合作,安排有效的戒除計畫。

 

參考資料:

  1. Vivek Benegal., Ravi P. Rajkumar & Kesavan Muralidharan., Does areca nut use lead to depedence., Drug and Alchohol Depedence., 2008
  2. PC Gupta & CS Ray., Epidemiology of Betel Quid Usage., 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04
(Visited 55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