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走進大自然兩小時有助提升身心健康

分享至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photo/forest-friends-friendship-grass-591216/

撰文| 蘇建翰

接近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聽起來是再自然不過的一句口號了,不過一個禮拜究竟要花多少時間進入大自然會有最好的CP值呢?

●都市與自然

隨著資本社會、都市化的進展,文明帶著我們走出原始的森林,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口住進另外一座座名為城市的水泥叢林裡。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分工合作各取所需的日子固然便利,然而,有許多研究也指出城市裡的生活對於身心健康可能造成傷害,相對的,與自然環境互動則能幫助我們從日常積聚的壓力裡復原,這也是在建造都市時會將公園綠地列入規劃的原因之一。

和環境的接觸如何影響著身心狀態向來是許多心理學家感到興趣的議題,過往也有許多相關的研究,利用了許多的指標來量化不同人和自然的親近程度,比如說可以調查離住家最近的綠地距離,或者住家附近幾公里內的面積有多少比例是綠地等,這些空間上的資料可以顯示出和自然「非直接」接觸的頻率以及產生的影響,像是距離綠地越近的話,就越有可能前往這些地方遊憩;綠地比例多的話,噪音或者空氣等汙染的降低或許也會隨之對身心產生影響。

●透過直接接觸自然的時間研究對身心狀態的影響

不過空間上的指標有其限制性,舉例來說,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因為住家附近多半缺少這類的環境,想要接近大自然得離開住家相對較遠的距離,在調查統計上可能就會有所偏差。另一種方式則是調查和自然的「直接」接觸,也就是實際上進入自然環境裡休閒的時間。一個英國研究團隊便是從這類的直接接觸出發,創造一個新的指標(分鐘/周),試圖量化其對身心狀態的影響。

這裡的直接接觸,被設定為受訪者過去一周在自然環境中休閒娛樂花費的時間,地點從山上到海邊,從都市中的公園到城郊的農田,時間短從幾分鐘到整天,都可以列入計算,然而如果是例行的購物行程或者在自家後院休憩這類的則會被排除。透過紀錄過去一周接觸的頻率,再隨機選取其中一次接觸的時間長度相乘的結果來代表該受訪者過去一周和自然環境互動的時間。這種做法和實際加總所有接觸時間來說當然較粗糙,比如說即使某受訪者一周接觸的頻率或許很高,多數的接觸時間也很長,但隨機選到的該次接觸時間恰好只有短短幾分鐘的話,那麼和頻率相乘之後的時間自然無法真實呈現出該受訪者的實際情形,然而研究團隊指出,在這次研究樣本數夠多的情況下,最後個體偏差會互相弭平而不至於對整體的結果造成太多的影響。

至於身心狀態,指的則是受訪者對於健康狀態(分為五個等級:很好、好、普通、差、很差)和幸福度或者對生活滿意程度(從最差0分到最好的10分)的自我評估,並將健康狀態分為佳(很好、好)、不佳(普通、差、很差)兩類,幸福度分為高(8-10分)、低(0-7分)兩類,這是沿用過往相關研究而來的作法,就這次的調查數據來看,無論是健康狀態或者幸福度的中位數皆落在較好的那一個類別的邊緣,因此這種二分方式對於這次研究來說算的上是合理的。

●最高CP值:120分鐘

研究結果發現,花費時間在1-119分鐘之間的人們,相對於0分鐘的人來說並沒有太多的提升,然而如果花費時間在120分鐘以上,無論在健康或是幸福度的自我評估上都會有相對明顯的提升,這個趨勢在200-300分鐘的區間會達到飽和,因此,根據這份資料,120分鐘或可以做為一個「門檻」,低於這個門檻就無法在身心上產生足夠的滿足感。

調查得到的原始資料,總樣本數為19806份 (資料來源: [1])

同時研究也指出,無論是選擇一次長時間的出遊,或者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就結果來看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只要跨過那道120分鐘的門檻,都能相近的提升效果。另外,將老人或者有受到長期健康問題困擾的人們分離出來單獨研究,在這些族群上也能看到類似的特徵,因此可以排除此次研究掉進健康的人比較容易去親近大自然這種倒果為因的陷阱。

對於科學家而言,這次的研究顯示出這個透過時間來衡量直接接觸的指標有其實用性,但也有些問題留待進一步的解決,比如說如果在計算時間的時候不採取隨機挑選的方式而是全部加總能不能提升準確度,而研究中健康以及幸福度都仰賴於受訪者的自我評估而沒有一定的標準也有其限制。

然而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或許這研究重要的是讓我們知道恢復元氣沒有想像中那樣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所以,感到疲倦的時候、想要來趟旅行卻忙於工作考試苦於沒有太多時間的時候,一個禮拜不妨試試撥出兩個小時擁抱自然吧!

 

參考資料:
[1] M. P. White et al., “Spending at least 120 minutes a week in nature is associated with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Sci. Rep., vol. 9, no. 1, p. 7730, 2019.
[2] T. Hartig and P. H. Kahn, “Living in Cities,” Science, vol. 352, no. 6288, pp. 938–940, 2016.

 

--
作者:蘇建翰,目前就讀於台灣大學電信所碩士班,期待能透過自己的一點心力, 將各領域的有趣發現分享給大家。

加入好友

(Visited 6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