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或錯誤的「大學多元化」– 加州高教系統的啟示(二)

分享至

撰文|謝宇程

學校怎麼錄取學生?什麼樣的學生沒有資格留在學校,什麼樣的學生不能得到畢業資格?這些問題決定了學生在高中階段如何準備,在大學階段會如何安排時間與心力。

加州高教體系對學生資格的方式,和台灣普通大學相似,在部分機制與實況上稍有不同 — 而這些不同,可能作為我們調整改變的參考。

一、申請項目單純而有彈性

台灣的教育界,一直希望減少升學方面的壓力、焦慮、不必要的辛勞。但是大學錄取機制,卻是愈來愈繁複。舉例來說,從聯考與指考,改變成為學測,其實每個學生要準備的考科是增加的。當「推薦申請」成為主要的錄取管道,學生發現自己又要拼學業,又要補才藝,又要忙社團、服務、領導經驗!

申請加州公立大學 (包括 UC 及 CSU 體系,詳見前文),除了財力證明、公民資格證明等資料外,在個人能力特質方面,一律是檢附高中成績、SAT 成績,以及「個人聲明」(少部分 UC 體系學校,會有讓校友協助就近面試申請者)。比起台灣,其實相對單純 — 高中成績是一路學習的成果,不必另外準備;SAT 的內容不外乎是基礎數學與語文能力(重點在批判式閱讀與撰寫);而「個人聲明」也是操之在己的自我評估。

加州公立大學錄取學生的方式對學生造成的負擔、不確定性引起的壓力顯然較小,但在同時,也較有彈性 — 例如,想發展電機的學生,在高中就會多修物理、數學方面課程,都可以在高中成績單、個人聲明之中重點強調說明 — 這些資訊,大致上足夠電機系教授做初步判斷。

學生性質不同,大學各科系希望著眼的重點也不同,與其一個複雜而「項目眾多」的比序模式,不如用一個單純而彈性大的模式,對學生和教授而言都好。

二、同體系學校之間差距不大

在台灣的大學並沒有明顯的類別區分,卻有從優到劣的漸次排序 — 甚至連科系之間都有大眾廣泛接受的概略排序方式。

但在加州公立大學之中,主要分為研究型大學(UC)體系、教學型大學(CSU)體系、社區學院體系,承擔不同的教育使命(如前文所述)。研究型大學(UC)體系的各學校各有重點發展領域,例如 UC 舊金山強在醫學, UC 戴維斯專長發展農業,而 UC 聖地牙哥的生技領域出色。在非重點研究領域之外,各校優劣強弱大致上並不很明顯。而教學型大學(CSU)體系之間更是如此,多數學生選擇就近入學,學生捨近求遠的現象不明顯。

三、允許不選主修,錄取競爭不嚴峻

近年來,在台灣的大學體系中開始有少數「xx院不分系學程」,比例還相當小。但在美國許多大學,入學不選主修是常態。在加州的教學型大學(CSU)體系,許多學生一入學就選主修,但是也不少學生延後選擇。不但延後一兩年選擇沒問題,就算選擇之後想轉換,教授與校方都盡量尊重學生的選擇。

因為同體系學校間沒有很顯著的差距,延後選系和轉系的彈性又相當大,所以加大體系在錄取學生的時候,並不如台灣在升學的時候有「定終身」的惶恐壓力,大部分的科系都毋需對外公布明確的「評選比較規則」,學生也不太會有「高分低就」這類的憂慮與抗議。教學型大學(CSU)體系許多科系錄取的方式,大致上是:「除了明顯不合適的申請者,如果名額夠,申請的人都儘量錄取」。這些情況,都和台灣截然不同。

四,沒有畢業年限與二一休學制

在台灣的一般大學都有修業期限,例如台大一般科系上限是六年,部分醫學類科系較長。而且,許多學校科系都有規定,學生若將 1/2 (有些學校改為 2/3) 學分當掉,就會被退學。但在加州大學體系中,規則寬鬆得多,而且允許教授視情況做最適當的安排。

加州大學體系中,學生並不會因為成績差而被開革。實務上,如果有學生成績很差,教授會找學生談話,了解原因。當學生好幾科成績不及格,通常是因為一次修太多課 (有時加上課外工作,負荷不了),只要調整,少修些課,就可以進步。如果學生的成績一直沒有改善,就會勸學生休學,或是回社區學院修課,減少學生支出上的負擔,畢竟,無論有沒有拿到學分,上課都要交學費的。

加州大學體系的學生幾乎可以說沒有修業年限,許多學生可以半工半讀,每學期修一兩門課,漸漸修滿畢業。也有不少學生工作忙、財務困難,可以隨時休學一段時間,之後隨時可以重新回到學校。有人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讀完,五十歲時回學校讀完大學;也有兒子和媽媽一起在大學上課修學位 — 這些情況在加州大學體系都習以為常。

一般加州的大學也會規定,畢業需要的學分原則上需在畢業前七年內修得。但是,校方有很大的彈性衡量空間。例如:電路學是電子學的基礎必修課程(prerequisite)。如果學生在10年前修了電路學,然後現在才修電子學通過並申請畢業。這時候,依規定是可以挑剔電路學是10年前修的,所以學生必須重修才能畢業;但現實上,系主任都會知道這是不必要的:修過電子學,就表示他的電路學基礎還在。

如果一個學生是在許多年前修過學分,再次入學之後,會找學校的老師來檢視一下:什麼學分可以算,什麼學分需要重修 — 有些課程內容是不會隨時間而變的,比如微積分。有些變化的很多,例如生命科學。 — 都不是為了死守規則而刁難,只在必要的前提下提出要求。

在台灣,休學制和畢業年限,其實不見得是基於「教育」考量,而是「兵役」考量 — 意在防堵學生逃避兵役;而現實中,不斷換大學讀以逃避兵役的例子,還是履見不鮮。未來,如果廢除義務役,休學制和畢業年限還有需要嗎?

【反思】

多年來,台灣的高教入學一直在走「多元化」:在升學管道上的多元化,以及競爭比序項目上的多元化。這個多元化改革方向,卻讓家長和學生覺得太過複雜苦惱;大量項目納入競爭,增加學生課業壓力的同時,補習班因這些名堂而大發利市,家長的財務壓力更重。

在加州大學體系,則是另一種的「多元化」 — 大學類別的「明確分殊」,申請與錄取模式簡易而有彈性,學生在修課或轉系上有更大的空間和自由度。

哪種模式的多元化是更值得追求的?這可能值得我們思索。

 

--本篇文章,乃是採訪舊金山州立大學工學院的終身教授劉詩聖先生後整理所得;特此誌謝。

--系列文章:「教學型大學」指的究竟是什麼?– 加州高教系統的啟示(一)

(Visited 8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