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旁聽】10/9 人文與科學對話工作坊:科學發展與公眾信任

分享至

現代文明發展的省思: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觀點

第二階段:人文社會學者與科學家的對話工作坊(9/4~10/16每週五下午舉辦)

邀請旁聽對象:對跨領域對話有興趣的高中教師

本週議題 科學發展與公眾信任:公眾理解與社會接受度
基地台
台灣民眾對電磁波始終有著顧慮

時間:2009年10月09日(週五)下午2點到5點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300教室(復興南路底,台大側門入口第一棟)

與談學者

王璦玲(中研院文哲所)、李尚仁(中研院歷史語言所)、吳政忠(台大應力所)、吳瑞北(台大電機工程)、吳焜裕(台大公衛學院)、周桂田(台大國發所)、林國明(台大社會系)、陳竹亭(台大化學系)、陳東升(台大社會學系)、詹長權(台大公衛學院)

討論題綱

一、??? 實驗室數據造成社會對新技術疑懼:科研過程中,因為新技術的產生,缺乏足夠實際運作資料與數據,可證實安全無虞,導致社會大眾的疑慮及不安,進而使得新技術的商品化進程受阻,對於此,應該如何彌平信任問題?

二、??? 科學語言與常民之間的隔閡:科學研發過程中,因為涉及高度專業化的問題,使得科學家與民眾進行公共論辯的時候,常常形成各說各話,無法溝通的狀態,使得科學語言的高度專業化,對民眾缺乏說服力,進而使得民眾抗爭問題,該如何進行解決?(如高度科學不確定性的科學問題,如電磁波問題,雖無直接證據,但民眾抗爭仍層出不窮)

三、公眾理解的重要性:越來越多新興性科技的研發,由於安全性並未有充足的證據,而引發公眾的爭議,因此如何重視公眾對於科技風險的內涵進行學習,而設置與科學對話的平台,乃為重要的課題。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呼籲對基因或奈米科技的發展影響,應當建立促進公眾風險覺醒、與科學積極互動對話的平台,以解決潛在的風險爭議。

網站:http://homepage.ntu.edu.tw/~nsc972630/

聯絡人:余宣佑02-33663344,黃鈺婷02-33662801

(Visited 5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