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視界】住南住北有差別—流行病傳播的地理因素

分享至

撰文、製圖|葉高華

二十世紀初的台灣,幾乎各種傳染病都是南部比北部猖獗,你知道居住型態是如何影響疾病的傳播嗎?讓我們翻開疾病的地圖,探索其間的祕密。

1918年流行性感冒疫情
1918年流行性感冒的南北分佈即有很大差距。越偏向紅色的地區,感冒死亡率增加得越多。

1918至1920年間,人類史上最慘重的流行性感冒疫情爆發。據保守估計,這次大流行至少奪走兩千萬條人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那麼,當時台灣是否也遭到流行性感冒的肆虐呢?

根據1918到1920年度的《台灣人口動態統計》,當時台灣果然不能倖免於難。第一波疫情發生於1918年11至12月間,大約六千人死於流行性感冒。隨後,疫情看似平息。然而到了1920年1至2月間,疫情再次爆發,大約九千人死於流行性感冒。不過,以上數字應為低估,因為流行性感冒的症狀與其他呼吸道疾病類似,容易被誤判。

進一步觀察,在第一波疫情期間,肺炎、支氣管炎死亡人數比平常水準多出一萬五千多人;在第二波疫情期間,則多出一萬兩千多人。我們合理推測,這些比平時多出來的呼吸道疾病死亡者,皆與流行性感冒有關。如此說來,流行性感冒真正奪走的人命應有四萬多條,而這僅發生在短短的四個月之內。

延續上述概念,我們可將流感疫情期間較平時多出的死亡率,也就是「超額死亡率」(extra mortality),視為流感疫情嚴重程度的指標。圖一為1918年超額死亡率的分布,反映各地受疫情衝擊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南部疫情比北部更為嚴重。照理說,流行性感冒在低溫環境中比較容易發威。然而,溫度較高的南部反而受創較深。

1916~1914年平均死亡率

事實上,在二十世紀初的台灣,幾乎各種傳染病都是南部比北部猖獗。當時的三大死因:瘧疾、肺炎、下痢,無一例外。這導致南部的死亡率遠高於北部。圖二顯示1906至1914年平均死亡率的分布。顯而易見地,以大安溪為界,南部的死亡率甚至可達北部的兩倍。

死亡率愈高,人們活到老的機會就愈小。圖三顯示1915年61歲以上人口比例的分布。當時新生兒的預期壽命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只有30歲出頭,能夠活到61歲算是相當長壽。不出我們所料,圖三的型態與圖二正好相反。北部的老年人口比例幾乎可達南部的兩倍。

1915年老年人口比例

為何在二十世紀初的台灣,死亡率有如此涇渭分明的南北差距呢?這當然與傳染病的流行有關,因為傳染病是當時最主要的死因。我們很容易就看出大安溪是台灣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南部的高溫環境,或許較有利於傳染病的滋生。這個解釋對於瘧疾、下痢應該是有效的,但對於肺炎、流行性感冒可就說不太過去了。眾所周知,後者盛行於冬季,似乎在低溫環境中比較容易流行,但何以在高溫的南部反而比較猖獗呢?看來,我們還需要其他的解釋。

傳染病要散播開來,依賴的是人群間的密集接觸。聚落型態的差異,可使人們暴露在不同的傳染病風險中。在南台灣,大部分村落聚集了數十個、上百個家庭,稱為集村。集村裡,只要一個人得到傳染病,疫情就很容易在數十個、上百個家庭間蔓延開來。相較之下,北台灣的家庭大多為獨立門戶,與其他家庭隔開,稱為散村。散村裡,一個人得到傳染病,大不了只有他的家庭遭殃。尤其,桃竹苗地區又是丘陵地帶,家庭之間隔得更開,疫情就更不容易蔓延了。

翻開人類的歷史,時時可見傳染病左右人類命運的痕跡。既然傳染病與地理環境息息相關,由此不難想見,地理環境對於人類命運有多麼深刻的影響了。

作者簡介

葉高華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博士培育計畫 (2009-),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 (2006-)。研究領域:選舉地理、空間社會科學、計量史學

延伸閱讀

葉高華的部落格:地圖會說話


Renlai_logo  ■轉載自【人籟】雜誌第63期‧〈恐懼流映〉專題


(Visited 5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