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為大學設置「就業 KPI」?
撰文|謝宇程
日前參加一個會議,談到大學和外在社會環境的脫節。在場又有人談到一個想法:該不該為大學設置「就業 KPI」?就業 KPI 可能包括:學生畢業後花多少時間找到工作?畢業後的工作是否和在校的主修有關?工作的薪水有多少?提議者說,可以依照這些指標決定學校與科系得到經費資源、招生名額。
這個想法其實聽到很多次了,一直覺得這個想法會很快自動消失在歷史長河,但實況卻不然。這個「立意良善」但卻絕對不應採行的想法,有太多缺陷錯漏。
讓我來仔細說說,為什麼「就業 KPI」不該採行,希望這類意見未來就不必再拿出來浪費時間討論了。
●人生,也許慢點更快
首先,學生花多少時間找到第一分工作,不該成為學校或科系的 KPI。
在「找工作」這件事情上,有許多和快速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考量,絕不應該因為要「快速」而犧牲。例如,我們希望每一個找工作的年輕人,能夠考慮長期的職涯發展,考慮自己的特質與才能,考慮企業的體質。
當教育部向學校或科系施加壓力,把「學生快速找到工作」視為績效,教授將會把壓力轉嫁到學生身上 — 過度強調及早就業的重要性,少提或是不提其他工作上需要考量的面向,甚至將「不立刻就業」這樣的情況汙名化。
曾有受訪者和我提到過,他的教授會在課堂中警告學生,如果不去哪幾間公司工作,就是「失敗者」。我們並不會希望這種情況擴張到:「三個月沒找到工作,就是失敗者」。
如果家中沒有立即需要用錢的經濟壓力,畢業生空留一些時間思考、探詢、規劃,其實很可能對他長遠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以畢業生來說,一個月薪水三萬不到,遲三個月就業,代價也不到十萬。但如果用這三個月,了解產業,積極面試,找體質與潛力更好的企業,挑選等待合適自己的職務,找到一個對自己長遠更加有利的起跑點,對整個人生的價值很可能遠超過十萬。
更不用說,有些畢業生在做創業準備,有些畢業生壯遊世界充實自己的見識與經歷,因而延後工作的時間。難道我們要因此給他們的學校與科系扣分嗎?這顯然不合理,不恰當。
●以為不相關?也許只是不明白
有些人認為,應該統計畢業生的就業性質是否與科系主修相關,來審視這個科系是否幫助學生「學以致用」。這樣的見解也是非常偏狹而簡化的。
首先,什麼是相關?怎麼判定哪些主修和哪些工作相關?稍微理解職場的人會明白,要定出一個衡量標準與方式,是非常困難的。讀法律的人,只有當律師、當法官,才是「學以致用」嗎?其實,所有公司、機構的正式業務都涉及契約,都可能與法律管制相關。當某個法律系畢業的人,進入哪個企業與職位後,要說他一點都沒有用到法律專業,其實非常困難。
按照這個邏輯來說,其實大量的科系,都可以聲稱它們的學生 100% 在畢業後會用到主修專業。例如,中文系、英文系、心理系、經濟系、社會系、物理系、化學系、會計系等各種商管類學系… 族繁不及備載。因為,其實每一分工作都需要溝通,都需要對人的理解,對社會、對自然界、對商業環境的理解。
許多職務和學術上的主修,表面看不出來它們之間的關係 — 例如我採訪過許多企業中的人資專家,他們告訴我「人資專業」需要法律人才、統計人才,甚至資訊人才:因為大型公司的人資管理,高度仰賴軟體系統。而這不是特例。要做好一分工作,往往需要極多面向的能力與素養,這才是常態。
就算有人的專業主修,和投入的工作看來毫無相關,那又表示無法發揮嗎?一個音樂系畢業的人,去開了餐廳,不再演奏,卻能為餐廳規劃非常美好的背景音樂,這是否也是一種學以致用?要用任何方法,硬去畫一條件,那是不可能的。
●看來少的,其實更多
不少人認為「畢業生薪資」應該當作學校與科系的「就業 KPI」,而且許多美國大學都已經這樣做,尤其是美國的 MBA 以及 JD 學位。
其實,MBA 以及 JD 學位是極度就業導向的培訓體系,並不見得很適用於其他領域,更不見得適用於大學階段。我們可以輕易想到大量的情境,用「畢業生薪資」來評價人才培育成果,只顯得非常荒謬不合理。
例如,當一個年輕人投入創業,或是進入一個前景可期的小公司,薪水雖然低,但是以拿股分的方式,可能在未來得到不錯的收益,我們難道要說他的大學教育不佳嗎?
例如,當一個年輕人願意投入幾年的時間,做一分收益少,但是對社會有正面貢獻的工作,例如偏鄉醫療、人權律師、社工人員,我們應該說這是教育成功,而非失敗。
也例如,一個畢業生投入不見得很快有高收入,但長期經營也可能有可觀利益的工作,例如藝術、電影、流行音樂、小說創作…這難道是一件不好的事,要視為學校和科系的失職?當然不該。
●精準,可能更歪斜
熟悉我的立場的人大概都知道,我非常重視大學和產業端的連結與合作。我百分之百認同,學生應該要為自己的專業前途及早進行探索和準備。這幾年寫的文章、書籍,都關於這個主題,而且投入許多心力規劃「業界學程」,並且與大學合作教學推廣。
但我全然反對用短視而粗糙的方式設定「就業 KPI」,並以此評價學校與科系。給學校和教授的壓力,到最後都會轉嫁給年輕人,而且一開始就設計不良、考慮不周的 KPI,到影響鏈的最末段最後一定更加歪斜。
這些年來,許多花資源與人力統計出來的 KPI 數據,累死基層人員,不但對社會整體無益,甚至誤導執行者。我希望「就業 KPI」不要再加入這張已經很長的清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