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活在沒有手機平板的世界裡嗎?電子垃圾問題多

分享至

■聯合國大學針對全球的電子垃圾進行統計,並發表一份統計報告《The Global E-waste Monitor 2017》。

撰文|方程毅

你能想像電子產品問世以前的世界嗎?在公車上沒有手機可滑、回家沒電視看、弄一份文件要手寫、食物吃不完沒有冰箱可冰。在人類享受如此便利生活的同時卻產生了大量的電子垃圾(E-waste),電子垃圾中含有許多重金屬,若不謹慎處理,吃虧的還是人類自己。

聯合國大學(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與國際電信聯盟(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及國際固體廢棄物協會(International Solid Waste Association, ISWA)合作,針對2016年全球的電子垃圾進行統計,並做出一份報告《The Global E-waste Monitor 2017》,裡面紀錄了不同地區各類電子廢棄物分別佔有的比例及成長趨勢。

2016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垃圾大約為4470萬公噸,相當於8個埃及古夫金字塔或4500座艾菲爾鐵塔重。換算成全球平均每人每年產出為6.1公斤(2014年為5.8公斤)。以地區來分類,最高的為紐澳,平均每人每年產出17.3公斤;歐洲國家(包括俄羅斯)為16.6公斤,但其回收率達35%;美國為11.6公斤,回收率17%;亞洲則為4.2公斤,但回收率只有15%;開發度較低的非洲國家每人每年產出只有1.9公斤。

這份報告也對4470萬公噸電子垃圾進行分類:小型設備(包括:吸塵器、微波爐、電動刮鬍刀、熱水瓶等等家用電子設備)佔37.58%;大型電器(包括:洗衣機、烘衣機、洗碗機或影印機等。)佔20.58%;交換熱能電器(包括:冰箱、冷氣及暖爐等等)佔17%。 以上這三類也是電子垃圾產出成長最快的一群,每年約成長4-6%。大家日常生活離不開的電腦、手機、路由器或螢幕等等受惠於重量不斷減輕,產生的電子垃圾成長率反而不高,年增率皆低於3%。

Credit: Global E-waste Monitor 2017

雖說手機、電腦或螢幕在重量上成長並非最高,但數量成長相當驚人。現今世界上約有74億人口,但手機門號卻有77億個,一個人同時有兩三個門號已經不是新鮮事。隨著手機技術不斷進步(但壞的也越來越快),人們喜歡一直升級自己的手機,在2013-2015年間,在中國、美國及歐洲平均每隻手機只被使用一年半到兩年。電子書、平板電腦也越來越普及,2016年美國平均每4人就有1人擁有閱讀電子書的設備,而從2012年至2015年,美國同時擁有電腦、手機跟平板電腦的人也翻倍增至36%。同時,光是這些電子設備的充電器每年就有100萬公噸,也因此國際電信聯盟也持續推動能通用於各種裝置的變壓器。

需求的增長是無可避免的,要減少電子垃圾對地球造成的負擔只有回收一途。目前全球大約有66%的人口所在國家有回收電子產品的法規(或多或少),2014年只有44%。歐美國家及東亞幾乎都有相關法規,東南亞、西亞及非洲則是法規制定較為落後的國家。但法律歸法律,有沒有真的在回收才是關鍵。就算歐美都有相關規範,但歐洲的回收率也只不過35%。報告也提及另一項法律執行面的問題:防堵電子垃圾被非法運送到低度開發國家,這些數據無可考證也無法追蹤,低度開發國家對這類垃圾的處理可能會對更多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對於研究機構來說,更困難的是資料收集相當不易,目前全球只有41個國家有電子垃圾的相關數據,而能夠每年提供完整數據的只有歐洲國家,包括歐盟國、冰島、列支敦士敦、挪威以及瑞士。報告中提及:「若無完整的數據資料,我們不可能評估各個國家現行或未來立法方向,也無從判斷未來是否有改善空間。」

 

參考資料:

  1. The Global E-waste Monitor 2017
  2. E-waste Rises 8% by Weight in 2 Years as Incomes Rise, Prices Fall

--
作者:方程毅 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寫作。

 

加入好友

(Visited 5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