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孫維新:發展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是現在進行式!
●12/23 孫維新老師主講:「發展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點此報名!
採訪、撰文|趙軒翎
《星際過客》中珍妮佛勞倫斯和克里斯普瑞特飾演的男女主角,搭乘星艦「阿瓦隆號」準備前往另一顆行星殖民地「家園二號」。雖然這只是科幻電影情節,與現實之間有很大一段的差距,但台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說:「人類已經到了要走出地球這個傳統家園的時代了!」
在過去這一、二十年裡,人類不斷嘗試以各種方式探索宇宙,因為了解越多而越覺得自己的渺小。科學家發現別的恆星旁也有行星,甚至有圍繞著這些恆星的行星系統,也就是「別人的太陽系」。「大家會發現我們越來越不重要,因為太陽系不是唯一。可是另外一個好事是,外面有很多類似的世界可以去探索。」孫維新說。
他以美國克卜勒任務為例,目前科學家已在三千光年的範圍內找到四千顆系外行星,其中有一些行星的環境可能與地球相似。而這些「地球2.0」候選行星有可能是未來年輕一代的新家園,又或許我們會在這些行星上找到地外新生命。
只是,在這個未來來臨之前,我們必須先回到地表面對現實。
孫維新說,以我們現有的科技,離實際了解「地球2.0」還有很大的距離。部分原因是因為目前仍無法直接觀測這些行星的表面環境,難以確認它們是否真的適合人類與其他生物生存。或許暫時不想太陽系外的事情,試著從太陽系內開始。
首先,是離地球最接近的衛星月球,以及火星。「生活在這兩個地方,你都無可避免要面對天外來的輻射。」孫維新說,月球沒有大氣層,而火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勢必得找其他方式躲避輻射。他繼續補充,日本衛星在月球上找到因地底火山熔岩流過而淘空的大型管道,或許可以住人;而火星則可以想辦法開挖豐富的水冰,用來製作「冰屋」,或是一樣躲到地表以下。即使如此,要抵達火星前得先經歷八個多月的有害輻射,因為這是目前從地球到火星必須要花的時間。
木星和土星雖然都是氣體行星,不適合人類居住,但圍繞它們的衛星卻處處顯示驚奇。孫維新就舉例,木衛二可能有「地下海洋」,土衛二的南極則直接觀測到了「冰噴泉」,土衛六泰坦也早就知道有大氣層,長期是天文學家注目的對象。更遠的天王星、海王星環境相對冷酷,不是宜居的好去處。更別說這些行星與地球的距離,即使是從地球發射的無人飛行器航海家一號、二號都得花12年才能抵達海王星,人類又怎麼能在現有科技下載著滿船的補給品前往呢?
●生命不只一個樣貌
至於「生命」,孫維新說,人類逐漸瞭解到生命的起源並非唯一,別處的「它們」可能不像我們一樣是以碳元素為基底構成的碳基生命,有可能是矽基生命,或根本是沒有軀殼的一串訊息。若是這樣,別的生命已經不需要地球生物生存的條件了,「我們還需要去尋找富含氧氣、充滿水分的地方嗎?」孫維新說。
他補充說到,從地球的例子來看,其實原始生命產生的條件並不嚴苛,「地球上生命演化過程中,最特別的是如何從原始生命發展成智慧生命。」人類在智人出現後的20萬年內,發展出語言、文字、文化,與科學。這有多特別?他舉了一個相對的例子,恐龍這個物種在地球上存活了大約一億六千萬年,比人類長多了,那為什麼牠們並沒有如我們一般發展成智慧生命?
●對於宇宙,我們始終知道的還太少
孫維新更進一步強調,人類對於宇宙所知真的太少了。他以自己近期看的一本書《宇宙必修課》中的一個段落為例,作者提出一個觀點,宇宙持續膨脹,而且是加速膨脹,而在邊緣的星系可能因為膨脹速度超越了光速,而導致人類根本看不到,也就「溢出」了我們的視野之外。「今天我們看到的宇宙是不是它本來的面貌?」孫維新說,現在的宇宙與過去應該不同,但我們無法了解。「在許多領域中,我們仍很『原始』。」
探索宇宙和其他生命環境,可能是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又或許是因為人類已將地球破壞殆盡,讓我們不得不去思索未來我們該何去何從。「We will go out, and we have to.」孫維新強調人類要開始接受這個觀念,總有一天我們會踏出地球到其他星球長時間居住。
●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勢在必行
孫維新認為「成為跨行星物種」是這個時代的人類必須思考的議題。他說,這不代表人類必定會搬到新的行星居住,「太空採礦」也可以是其中一個選項。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未來可能是人類新的礦場,有些小行星富含珍稀礦產,若能夠將它們拖行到月球附近,就有利於採礦公司將有價值的礦產帶回地球研究或使用。
在12月23日的探索講座中,孫維新將以「發展人類為跨行星物種」為題,分享現今我們所知的宇宙,科學家對於其他太陽系的探索,以及太空科技的發展是否容許我們朝著「地球2.0」邁進。也會探討生命的起源,與生命是否可能在其他環境蓬勃發展。
●12/23 孫維新老師主講:「發展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點此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