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死亡在你我身邊—關於複雜性哀慟

分享至

■人生在世,難免遇上親近的人死亡,這時我們會出現哀慟反應。但在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人的反應會特別嚴重、持續特別久,並且嚴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

圖片來源:Ed Ng @flickr (CC BY-NC-ND 2.0)

撰文|林雯菁

面對至親好友的死亡,我們可能會不由自主地再三想起逝者在世時的種種,這被視為是正常的哀慟反應的一部分。只是,花非常多的時間或非常頻繁地追憶逝者,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部分研究報告指出,某些適應不良或發展出複雜性哀慟(complicated grief)的人確實很常想到逝者,但並非每個這樣的人都會適應不良。而且也有其他研究指出,不刻意迴避想起逝者的人,適應得較好。這些看似互相衝突的研究結果,該怎麼看待或解釋呢?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Noam Schneck認為,問題的根源可能與現行的評量方法有關。現行的評量方法主要以受訪者的報告為根據,也就是由受訪者自行回憶、估計自己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多頻繁地在回想關於逝者的種種。但受訪者可能無法準確估計,可能不一定全都記得,甚至可能還有一些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經驗。於是研究者希望能發展出一個更好的指標來測量,好讓今後的研究能夠更精準地評量「回憶逝者」所花的時間究竟在哀慟反應扮演何種角色。

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者利用目前十分熱門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訓練電腦使其能夠成功地從實驗參與者的大腦活動狀態辨識出參與者的思想是否被逝者所佔據。雖然該研究並非沒有缺點或限制,但仍可供日後新研究參考之用。

在上述研究中,實驗參與者們的共同特性是他們的複雜性哀慟指數都偏高。所謂複雜性哀慟(complicated grief)註1,有別於一般的哀慟反應。雖然多數人在至親好友死亡後都會產生哀慟反應,但強度會隨著時間的經過而逐漸減弱。但受複雜性哀慟所苦者,哀慟反應的時間會持續六個月以上,而且會強烈、迫切地渴望與逝者有所連結,幾乎無時無刻都想著逝者,覺得生命再也沒有意義,甚至考慮結束自己的生命好跟逝者在另個世界團聚。

除了上述症狀以外,正在經歷複雜性哀慟的人,在認知功能上也會和雖然遭逢至親好友去世但未發展出複雜性哀慟的群體有所不同。舉例而言,在情緒史楚普作業(emotion Stroop task)中註2,當面對與悲慟或死亡相關的詞彙時,複雜性悲慟者需要花比其他人更長的時間才能判斷這些詞彙的字體顏色。但若是中性詞彙,他們的的反應速度則與對照組無異,顯示他們對於情緒性或死亡相關詞彙的注意力偏誤較其他人強烈。

除了行為和認知功能表現上的特性,也有少數研究開始注意複雜性哀慟者的腦部功能。2016年的一項研究,比較了三組不同的參與者在進行情緒史楚普作業時的腦部反應有何不同。其中一組正經歷複雜性哀慟,一組雖然也喪失親友但是有正常的哀慟反應,還有一組是沒有處在哀慟狀態的對照組。結果顯示,在進行情緒史楚普作業時,正常哀慟反應者的喙部前扣帶迴(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較對照組的更為活化,但是複雜性哀慟這一組與對照組之間卻沒有出現這樣的差別。或許複雜性哀慟者不像擁有正常哀慟反應的人一樣,能夠適當運用喙部前扣帶迴來進行情緒調節。

不過由於複雜性哀慟和臨床上的其他診斷,像是憂鬱症、焦慮症、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有相似甚至是重疊之處註3,一直以來並沒有被當作是一個獨立的診斷,也因此相關研究的累積數量還不足夠。但無論複雜性哀慟和憂鬱症或其他疾患究竟是否完全迥異,都需要更多、更加嚴謹的研究,才能幫助我們了解它的本質,協助發展適當的治療方式。

註釋:

註1:《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V首度將複雜性哀慟,或是「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Persistent Complex Bereavement Disorder)列為一個需要詳加研究的「候選疾患」。

註2:在這些實驗的情緒史楚普作業中,參與者會看到一連串的詞彙以不同的顏色呈現在螢幕上,而他們被要求必須要指認每個詞彙的顏色。這些詞彙有的和死亡或悲慟有關,像是「墳墓」、「葬禮」,有的則屬中性詞彙,像是「雨傘」、「機器」。

註3:愈來愈多證據指出,複雜性哀慟與憂鬱症不同,雖然在症狀上有相似之處,同一個患者也可能同時有複雜性哀慟和憂鬱症,但不代表所有有複雜性哀慟的人就一定有憂鬱症。另也有證據顯示複雜性哀慟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同。

參考文獻:

  1. Arizmendi, B., Kaszniak, A. W., & O’Connor, M.-F. (2016). Disrupted prefrontal activity during emotion processing in complicated grief: An fMRI investigation. NeuroImage, 124, 968–976. doi:10.1016/j.neuroimage.2015.09.054
  2. Inagaki, T. K., Muscatell, K. A., Moieni, M., Dutcher, J. M., Jevtic, I., Irwin, M. R., & Eisenberger, N. I. (2016). Yearning for connection? Lonelines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ventral striatum activity to close others.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11(7), 1096–1101. doi:10.1093/scan/nsv076
  3. Langenecker, S. A., Leow, A., & Phan, K. L. (2017). Can’t Stop Remembering: Neural Decoding of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eceased Predicts Subsequent Intrusive Thinking and Coping Strategies. Biological Psychiatr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imaging, 2(5), 384–385. doi:10.1016/j.bpsc.2017.05.003
  4. Maccallum, F., & Bryant, R. A. (2010). Attentional bias in complicated grief.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25(1), 316–322. doi:10.1016/j.jad.2010.01.070
  5. O’Connor, M.-F., & Arizmendi, B. J. (2014). Neuro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Complicated Grief in Older Spousally Bereaved Adults.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69B(1), 12–18. doi:10.1093/geronb/gbt025
  6. Schneck, N., Haufe, S., Tu, T., Bonanno, G. A., Ochsner, K. N., Sajda, P., & Mann, J. J. (2017). Tracking Deceased-Related Thinking With Neural Pattern Decoding of a Cortical-Basal Ganglia Circuit. Biological Psychiatr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imaging, 2(5), 421–429. doi:10.1016/j.bpsc.2017.02.004

--
作者:林雯菁 英國倫敦學院大學(UCL)認知神經科學博士。研究人類行為的腦神經機制。喜歡在《Wen-Jing的科學文獻報告》上與大家分享地球上最新的科學新知。

 

加入好友

(Visited 353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