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以穩健腳步探究知覺的奧秘──訪葉素玲老師

分享至

●4/29 葉素玲老師主講:「知覺與覺知:意識的二重奏」點此報名

採訪、撰文|許楚君

●求學階段的堅實基礎

現今在台灣知覺心理學界有重要影響力的葉素玲老師,從就讀台大心理系開始,就一路在心理學的領域中鑽研,到今天已藉由她的教學,啟發了許多學生,除了研究上的豐富成果,也屢屢獲得傑出研究和傑出教師的榮譽。

葉老師的研究生涯看似順遂,但走向知覺心理學專業的過程,仍然存在轉折。在大學階段,老師本也和許多心理系同學一樣想往臨床領域發展,畢業前到醫院實習,才發現自己對於一般心理歷程更有興趣。

碩一時跟隨由香港中文大學回台客座一年的劉英茂老師學習,在劉老師返回香港之後,又隨著奠定台灣知覺研究根基的黃榮村老師學習,並慢慢發現自己對於視覺及注意力的濃厚興趣,並以注意力為主題發表碩士論文。在碩論完成後,葉老師對知覺的諸多疑惑,仍沒有答案。一心嚮往學術研究的葉老師,在出國時選擇了哈佛大學心理系攻讀博士班,當時雖然有四年免學費以及全額獎學金的優渥條件,仍隱約感覺自己對於基礎的視覺更感興趣,綜和多項考量後,在第二年轉到加州柏克萊大學攻讀心理學博士。當時的柏克萊有許多視覺科學家,葉老師跟隨 Russell DeValois與Karen DeValois兩位重量級的視覺專家學習基礎視覺,並向Anne Treisman和Daniel Kahneman學習注意力,慢慢地就走向自己最喜歡的視知覺和注意力領域。

當時柏克萊的博士候選人評選制度規定,要通過資格考試,至少必須找到五位不同領域的老師將該領域念熟,於是她花了一年時間跟著老師們每週會面,討論經典的原始文獻,其中包括跟著研究視覺生理的Russell DeValois、色彩視覺的Karen DeValois、嬰兒視覺的Martin Banks、注意力的Anne Treisman、機器人視覺的Jitendra Malik等幾位學者閱讀了許多視覺和注意力的原典。直到今日,葉老師回想博士班階段,能有一段期間在無涯的學海中沉靜下來,把知覺心理學最重要的內容念通、念熟,奠定了紮實的基本功,仍讓她感到受用無窮,也更深刻的了解到知覺領域的特殊和有趣之處。而當時通讀的基礎理論,也在今日做跨領域研究或進一步應用到諸如產業界的面板、機器人、穿戴式裝置、擴增與虛擬實境等能派上用場,讓她更加確信心理學不只能了解自己、幫助他人、也有更多不同的可能。

回台任教後,葉老師創立了知覺與注意力實驗室,由於注意力和意識息息相關,當時提國科會(今日的科技部)計畫時,就曾以意識作為主題,但被資深老師勸說改成別的題目,原因是當時的氛圍,「提這樣的題目一定過不了」。某日整理舊日資料看到當時的計畫內容,驚訝並慶幸這一、二十年來整個學界的變化。對意識的研究興趣,原來早已在心中萌芽,等待成長茁壯。

●知覺研究的深入與開拓

葉老師所主持的的知覺與注意力研究室,主要研究的是人的知覺、注意力與意識。探討人類在感知外界訊息時,各種感官如何互相影響並產生整合,同時討論注意力與意識如何影響人類感知的世界。

知覺心理學在心理學中具有怎樣的位置,又是以怎樣的觀點來看待意識的問題?相較於心理學的其他次領域,知覺心理學似乎更著重於對感官的探究,也更貼近隸屬於理學院的心理系所要探究的基礎科學原則。然而要討論人的知覺與意識,不可能僅只探討感官上對訊息的接收,「知覺」(perception)不同於「感覺」(sensation),必須將人的知識、記憶、情感與大腦的處理歷程也納入考慮。

意識是學者們好奇的課題,早年總被壓抑在書桌抽屜、學者聚會的茶餘飯後,到今日終於成為顯學。葉老師提及,多數的知覺心理學家就像主流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一樣都是心物一元論者。從諾貝爾獎得主克里克(Francis Crick)1994年的著作「驚異的假說(astonishing hypothesis)」開始,認為心靈和意識就是大腦神經系統的產物,並且認為除了大腦之外,並無一種「心」(mind)獨立存在。今日盛行的腦造影、腦電波等等的研究也都是由這樣的心物一元論觀點而來。心物一元的看法,在學院中雖已是共識,對於學術圈外的人卻未必如此,人們仍然對抽象的「心靈」充滿好奇。

關於意識的探討,知覺心理學有許多有趣的切入路徑。譬如關於潛意識的研究,知覺心理學就在探討未曾被注意,實則已被「處理」的訊息,如何進行比我們想像中更複雜的運作,可處理到複雜場景、辨別文字的正向或負向情緒意涵,甚至改變人的行為。1957年美國發生有名的Vicary scandal,就是運用潛意識的原理,在電影中置入商品而達到廣告的效果。

「知覺只是主觀上認定的冰山一角,雖然知道自己看到、聽到什麼,但仍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我們無從覺察的。」以視覺與注意力研究為主軸,葉老師對潛伏在海面之下的一大片未知也深感興趣。老師的實驗室在近年也做了「無意識歷程」的研究,呈現刺激但讓受試者主觀上以為自己不曾看到,印證了即使在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也有複雜的運作在進行著。此外,雖然我們的感知一般認為來自於大腦的運作,但有些研究顯示時間上有些難以理解之處。以打網球的簡單動作來說,神經活動的速度,從接傳送到大腦,至少要一百毫秒以上才能處理完,網球時速卻有一百多英哩;以人的神經傳導速度來看,很難理解如何能讓我們對快速飛來的網球即時反應。人在事件已發生後才能意識到,不可能只靠明意識的知覺。

●知覺研究的應用與創新

葉老師以視覺及注意力的基礎研究為基石,近年來擴及對於手機、電腦、LED燈等的藍光如何影響視覺和心理的研究,並且試圖藉由這樣的研究,找出在健康與科技之間取得平衡的方法。另外,因應即將來臨的高齡化社會,老師的研究也觸及不同族群的感知與反應,藉著以實徵證據探究長者不同於年輕人的反應模式,希望能提供不同於老化等於退化的較正向的觀點。這項研究也在因緣際會下與機器人計畫合作,盼能藉由現代科技協助長者維持健康長壽。

●4/29 葉素玲老師主講:「知覺與覺知:意識的二重奏」點此報名

 

加入好友

(Visited 13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