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來自麥鄉的腦科學家—杜培基醫師

分享至

●4/15杜培基老師主講:「從臨床醫學看人類意識的神經機制」點此報名

採訪、撰文|楊于葳

●熟悉的麥鄉最對味

金門高粱酒的名氣廣為人知,但你知道嗎,金門高粱所用的小麥,其實是來自於台中市大雅區加工過的小麥製造而成的。有麥香之稱的大雅已經連續十四年舉辦小麥文化節,每年吸引無數的遊客蒞臨,身處在麥田中,一望無際的金黃色麥穗映入眼簾,讓人印象深刻,而這裡就是杜培基老師童年生活的地方。

住在農村的老師,有著別人沒有體會過的田園生活。住家四周圍都是田地,每天上學要在田間道路走上三十分鐘的路程才能到學校,為了有效分配水資源,當時每畝田地的灌溉時間也都不一樣,如果被分配到的時間在凌晨兩點,睡眼惺忪的老師便會跟著母親,在大半夜摸黑到田間,移開渠道旁的堵水物,讓灌溉水流入自家的農田裡。與現代都市化相比,諸如此類的農村生活經驗,是老師獨有的生活經驗以及美好回憶。

●與「它」的短暫邂逅

高中時,老師考取台中一中,當時全台各中學學校與清華大學合作,希望能藉由科學教學與實驗,讓有志從事科學研究的青年子弟,能夠早日接觸到較先進的科學知識,分別將校內優秀的青年子弟送往清華大學學習,參與兩週一次的科學教學與實驗訓練,而老師就是其中之一。

先進的科學知識需要具備一定的數理能力,這對數學滿分的老師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學生時期的老師期待每一個雙週日,因為又可以到清大學習到比教科書內更有趣的事物了,教授的科目涵蓋物理、數學、化學,實驗前教授們會先進行科學理論的講解,講解後再讓同學們動手操作,整學期的科學課程結束後,還有為期兩週的夏令營,經過一學期的科學洗禮,已經在老師心中埋下探究科學的種子。

然而,希望老師未來能考取醫學院的父親,看著兒子對於科學的驚奇一天天的水漲船高,害怕成績太好的兒子從此走上科學的道路,故而不讓老師繼續參與雙週的科學課程,雖然完成父親的心願,順利地考取陽明大學醫學系,但或許是那顆名為科學的種子已經在老師的內心萌芽,儘管當上醫師後,老師仍不忘科學研究,持續地朝向學術的道路邁進。

●核磁共振成像的秘密

因為當時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MRI)技術的進步,從大學時期開始老師對於核磁共振懷抱著濃烈的好奇心,以至於後來到美國麻省總醫院做博士後研究時(2007年~2009年),研究內容還是與核磁共振密不可分,究竟核磁共振有什麼奇妙之處,讓老師對此深深著迷呢?

2003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就是頒發給發展出核磁共振成像(NMRI)的兩位傑出學者,分別是美國化學家保羅・勞特伯(Paul C. Lauterbur)與英國物理學家彼得·曼斯菲爾德(Peter Mansfield)。核磁共振成像最大的成就莫過於造服無數的醫者與患者,不需要使用侵入性儀器進入患者體內即可進行檢測,而醫者也可以即時的診斷以及追蹤治療。

老師認為,要了解大腦的功能,核磁共振大概是最快的途徑。在過去,核磁共振主要是著重在結構,例如:膝蓋、心臟等,而現代的技術相較於過去有很大的改善,時間方面進步到兩秒鐘得到一次全腦活動的資料,解析度也比過去大為提升,也因為技術的進步,讓我們能夠即時監測大腦的功能。老師本身是念醫學的,對於腦功能非常感興趣,再加上當時技術的進步,所以將所有的精力投入腦科學領域,至今熱情不滅。

●是醫生還是科學家?

因為中學時期埋下的種子,至今仍樂此不疲的進行腦科學研究。老師雖然是醫師,同時也是一名科學研究者,平時的時間投入於腦科學的研究,僅花少部分的時間在臨床醫學,而這樣的情形在美國稀鬆平常,稱這樣的職業為「研究醫師」。因為這樣的關係,老師在職位上的時間分配游刃有餘,在家庭與工作中較容易取得平衡。

回顧起中學生活,老師勉勵在學的青年學子在上課之餘,可以探索一些正規課程以外的新知,例如:閱讀課外讀物、加入社團、參與營隊、校外競賽等,透過這些方式,放大自身的格局找到自己的定位,了解自身的興趣在哪裡,以便日後升大學選系時不會感到迷惘,對於未來選擇職業也會有所幫助。

●4/15杜培基老師主講:「從臨床醫學看人類意識的神經機制」點此報名

 

加入好友

(Visited 17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