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臺灣淡水魚類物種探索研究史
■台灣的淡水魚類的多樣性,是台灣生態資源的重要資產,不過你知道台灣淡水魚類的物種有多麼豐富嗎?又有哪些中外學者對此有重要的貢獻?
講者|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陳義雄教授
撰文|高英哲
根據台灣淡水魚類名錄整理,台灣原生的淡水魚類,共計有 58 科 265 種;鰕虎科 (Gobiidae) 為最大宗,共有 75 種,其次是鯉科 (Cyprinidae) ,共有 33 種。在這 265 種淡水魚類當中,有 65 種是屬於純淡水魚;更難能可貴的是,台灣特有種魚類高達至少 42 種,佔原生魚類將近 20% ,比例相當高。
講到物種演化,大家都會想到達爾文,不過在魚類的領域裡,貢德 (Albert Günther) 的地位可能更為重要。這位英國動物學家在十九世紀到處收集魚類標本,就連台灣也有他的足跡,短吻小鰾鮈 (Microphysogobio brevirostris) 跟粗首鱲 (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 這兩種台灣特有物種,就在 1868 年由他加以收錄命名。他的後繼者雷根 (Charles Tate Reagan) ,也在 1908 年收錄命名了在日月潭附近發現的台灣縱紋鱲 (Candidia barbatus) 。
台灣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 (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 ,則是在二十世紀初,由「台灣淡水魚之父」大島正滿發現命名。大島正滿有他認真的一面,他在 1920 年為高木氏細鯿 (Rasborinus takakii) 手繪的圖樣,畫工極為細膩,就連一些要用顯微鏡才看得到的細節都畫了出來;他調查的台灣產魚類,大多發表於 1919 到 1920 年間,共計一百多種,其中有 25 個新種,是台灣淡水魚類研究寶貴的基礎資料。
台灣本土研究淡水魚類的學者,早年有東海大學的陳兼善教授,他把台灣淡水魚的標本,寄給羅馬尼亞魚類學家巴納瑞斯古 (Petre Mihai Bănărescu) ,鑑定出四種鯉科魚類的世界新種,包括台灣鰍鮀 (Gobiobotia cheni) 、中間鰍鮀 (Gobiobotia intermedia) 、高身小鳔鮈 (Microphysogobio alticorpus) 等台灣特有魚種。在陳兼善教授之後,還有專門研究平鰭鰍的台大動物系教授梁潤生,有「香魚之父」稱號的鄭明能先生,以及發現台東間爬岩鰍 (Hemimyzon taitungensis) 的清華大學生物科學系曾晴賢教授。
台灣淡水魚類種類雖然繁多,然而近年來卻也飽受外來種入侵的傷害,許多魚種即使尚未絕跡,也已經極為稀罕難尋。經由前人辛苦地辨識命名,了解我們坐擁的寶貴生態資產之後,我們更應該要設法保存維護,別讓豐富多樣的生態平衡遭受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