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紙專欄】生之世界—展場重點大揭秘

分享至

三月專欄

撰文|一張紙變變變計劃  張㦤尹
探勘地點:歷史博物館 生之世界:摺紙藝術展

你知道最近有來自世界各地知名摺紙藝術家的作品展嗎?無論是否對摺紙有興趣,無論是否了解摺紙,你一定都會對只用「一雙手,一張紙」所能變出生物的靈動感到驚奇。到底要怎麼不用黏膠、不用剪刀做出這些造型呢?而除了驚歎好美好可愛好漂亮覺得眼花繚亂之外,要怎麼看得再深入一些?這篇文章將分享一些線報,希望沒看過展的讀者們看完文章心癢難耐立馬衝去看,也期待看過展的朋友們能帶走關於摺紙的基本知識!

●一次看懂重點摺法
展覽中有三種摺紙的技法不可不知。所謂摺紙的技法不是技術上的高低,而是在創作上使用了不同的概念和手法,讓成品帶給觀者不同的氛圍及感受。了解以下的摺法,便能對展場裡的作品略知一二,在觀賞時也能體會藝術家的巧思哦!

1. 濕摺法(wet folding) v.s 傳統乾摺法 (geometry, 幾何摺法)
講到濕摺法不得不提到展場中唯一一張照片。大家知道他是誰嗎?

他是一窺摺紙世界必須認識的人—吉澤章(Akira Yoshizawa)。他是第一位以摺紙進行藝術創作的先鋒,也是現今許多摺紙藝術家的啓蒙導師!3歲起他便開始摺紙,26歲成為全職的摺紙家。他不僅發明了濕摺法,更創造出全世界通用的摺序圖語言(沒錯,就是你學摺東西時看的那張說明,上面不同的箭頭、符號、線段都代表著特殊的指示),也因此他讓摺紙這項活動,成為一項高雅的藝術,並成功擴散於全世界。

所謂濕摺,顧名思義,在摺紙過程中必須把紙弄濕。濕的紙比較軟,能夠產生圓潤弧度,這在以對折、壓折為主的傳統乾摺中是做不出來的。也因此濕摺法適合用在較厚的紙張材質。濕摺法摺出的作品帶有雕塑感,厚實的部分由紙張材質及弧度補足。相較之下,傳統的乾摺法就必須由不停地重複摺疊來形成厚實的感覺。很難懂嗎?舉例以下幾個作品:

003-1

「太極」這個作品藝術造詣很高,由一張剛形成弧度的紙到塑出一位練太極的人,彷彿就是太極從宇宙的渾沌至成型的過程。那紙張的弧度就像是太極陰陽圖兩極相交的波浪線。這必得用很緩慢、靜氣的濕摺技巧才有辦法塑造出來。這個作品中也讓觀者強烈地感受到太極之中的「氣」,以充滿力量的形式在紙張的塑形中迴盪,這也是只有濕摺才能傳遞出的意象。

對比以傳統乾摺法摺出的老虎及傘蜥(Gen Hagiwara, 日本),則是有顯眼的線條及角度折轉,以幾何拼湊的方式呈現比較剛直的感覺,老虎甚至散發出一種日本武士的氣場!此外,乾摺對於細節也比較講究。能有幾隻腳就儘量做出來,牙齒、羽毛、鱗爪摺出越多越好。這特色可由暴龍的牙齒(借由重疊產生牙齒的厚實感)、神谷哲史的中國龍(繁複的鱗片)之中看出端倪!
為了讓大家更能比較不同民族利用這兩種摺法創作的風格,策展人在其中一部份的展箱內放了三隻老鷹。這三隻老鷹分別是由三位來自日本、法國、美國的摺紙藝術家所作,如果有找到的話,可以仔細比較一下三者:「感覺」、「不同摺法的交互運用」以及「抽象化的程度」的差別。

2. 鑲嵌式摺紙 (tessellation folding)
看過這次展覽的人必定都會對那藍綠色的水母感到印象深刻吧!藉由重複的立體幾何造型摺出來作品稱為鑲嵌式摺法,因為那些幾何圖形看起來像是一片片鑲上去的。這種創作跟一般寫實的摺紙創作不太一樣。一般立體寫實摺紙需要對空間的掌握很有天份,如此一來才能讓一張平面(2D)的紙經迂迴折轉產生立體(3D)的構型。而鑲嵌摺法則是需要高強的幾何拼湊能力,設計出一種3D幾何圖形並將其連接起來成為一立體空間,也是一門了不得的學問。

展廳一側的牆展示的都是鑲嵌式作品。綿羊(Elizabeth Johnson, 美國)以近似四方體鑲嵌出其圓滾毛絨的身體,而水母(Elizabeth Johnson, 美國)以六角形、甚至觸手邊緣的星形鑲嵌出浮囊體。策展人之一Linda Mihara (日裔美籍) 所設計出的服裝(她本人就是服裝設計師!)也藉由重複的轉摺創造出柔順布料的質感。很多人看了覺得神奇便動手去摸,千萬不可以!Linda Mihara在行的還有以一張紙摺出相連的紙鶴,專業術語稱之為「Rokoan style」。雖然必須使用剪刀修出一開始的紙型,但能摺出要用四個部位與其他紙鶴相連的紙鶴(用描述都覺得複雜),需要很深的功夫以及非比尋常的耐心!與服裝並列展示的希臘風格編織面具(Joel Cooper, 美國),也是以鑲嵌式摺紙的手法創作出來的。大眾常以為,那是以一條長長的紙像編籃子一樣編出來的,非也!這是一張完整的方形紙,以山、谷折交錯的方式「疊」出來的!

003-2

3. 雙色摺 (bicolor origami)
雙色摺基本上不算一個技法,但絕對是吸引目光的小心機。雙色作品應用十分廣泛處處皆是,常讓觀者懷疑「這真的是一張紙嗎?」。其實我們應該都對雙色摺很熟悉,因為就是以小時候常看到的雙面色紙摺出來的,然而功力深厚的話,便可以對什麼地方用什麼顏色操作自如。這樣還不懂的話,請去看看捉迷藏的小松鼠(Sebastien Limet, 法國)。咖啡色的松鼠從灰色的樹幹後面露出臉與小爪子,然而偷看作品背面,樹幹和松鼠的顏色卻是相反的!此外,公雞的雞冠、鮪魚的鰭、猴子的紅臉紅屁股,蠍子及其尾巴上的蛇…舉凡只有兩個顏色的作品,幾乎都是雙色摺的應用。

003-3

●同在一起?展箱各有小主題
目不暇給的同時,有沒有發現一些展箱有著若有似無的規律呢?比較明顯的是將類似技法創造出來的作品或是類似造型的生物擺在一塊,方便參觀者觀察。例如「奇幻生物創作」,例如一位身上長著性感紅唇的女人 (Victor caeurjoly, 西班牙)、「恐龍摺紙」(恐龍可是摺紙創作中的大宗!)、 鯨魚鯊魚、形形色色的鹿、昆蟲、寵物們…等等。其中有兩個展箱比較特別,想在此介紹一下。

首先是昆蟲展箱。這裡的昆蟲一個比一個精密,觸角的鬚、六隻腳、體節等分毫不少!這就是1960年代摺紙界盛行的「軍備競賽」!摺紙家們無不互相比較誰做的最完整最細緻,而昆蟲由於有著複雜的肢節構造,自然被拿來當做競賽的對象之一。看甲蟲那如同假睫毛的觸角,惟妙惟肖,簡直萌翻天!比賽的結果,便造就越來越精密的摺紙,這也是昆蟲軍備競賽展箱兩側放著Robert Lang (美國) 摺圖及作品的主因。左邊的駝鹿和右邊的提琴手蟹(招潮蟹)是數學軟體製圖的成品。上方摺圖是該作品攤平後原比例輸出的摺線圖。借由對生物肢體構造的了解,將附肢主幹簡化為線條,利用軟體,計算出紙張的分區於特定部位該使用的比例(例如:圓型部分摺成腳/角),再人工修正,摺出最擬真的生物。這種做法開闢了現代摺紙觀,使千百年摺紙與科學的曖昧關係終化為一紙有憑有據的結婚證書,而科學家也正積極以數字及理論解開摺紙長久以來與數學之間的關聯。不過可別以為用數學和軟體做能夠比較輕鬆,仔細看Robert的摺圖,可以發現招潮蟹的摺圖是不對稱的

發明或是摺出不對稱的摺圖,一直是摺紙人遠目的高超技巧啊!筆者曾經試圖摺出那隻駝鹿,摺到中間卻發現某兩條重要的線沒有交點!然而卻也找不出問題在哪,只好摸摸鼻子放棄。另外根據資深摺紙玩家所述,Robert還有許多作品是必須用到圓規的哩!

第二個要介紹的展箱裡擺放的都是深受威脅的生物。策展人Bernie Peyton哈佛藝術系畢業後轉行研究野生動物學,而且研究對象都是因捕殺、棲地破壞而瀕危的動物,例如南美洲的眼鏡熊及部分跳囊鼠(其中他與眼鏡熊的精彩故事可以參考商業周刊人物特寫:一個藝術家放下畫筆,改當保育鬥士—深入秘魯蠻荒,搶救瀕臨絕種的熊)。研究野生動物之後,他選擇用摺紙的力量呼籲人們對這些生物的關切。因某些人的排斥、棲地因人類利用遭受破壞或是因大量需求被捕殺殆盡,數量稀少使得一般人難以與野生動物產生互動,也因此很難對牠們的處境產生同情與關注,此時摺紙便成為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很好的間接橋樑。觀者在欣賞這一展箱時,不妨試著去查查這些動物正面臨什麼樣的危機,而我們又能如何以行動幫助牠們。

003-4

●生物人眼中的生物摺紙
生物摺紙之所以叫做生物摺紙,並不只是因為加了「生物」兩個字聽起來比較高級。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藝術創作、科學發明無不取之於自然、取之於其他生物的特殊能力。許多摺紙作品也都是以真實的生物為模型。然而對一個學生物的人來說,生物摺紙展展的不只是紙摺出來的生物而已,而是展品摺出了原本生物的氣質!比如說食物鏈的呈現:鷹追野兔(Bernie Peyton, 美國)想必是草原中常見的景象,兔子後腳超過前腳,身體歪斜呈現出轉彎的切線速度十分迷人。而鷹緊追不捨的視線,待轉的雙翅及深具威脅性的利爪,就是我們在野外(或是在紀錄片中)看到猛禽獵食的樣子,那神韻彷彿讓人親臨現場。蘭花的氣根、稍皺的莖葉以及姿態,如同森林中真實蘭花幽幽的樣子!變色龍獵食昆蟲完全展現出這種爬蟲類專注但有些肢體笨拙的模樣。貓頭鷹捕食蝙蝠覺得不可能嗎?那是晚上我們都看不見而已。蝙蝠最大的天敵(除了人類),就是夜行性猛禽—貓頭鷹了!在摺紙展之中能看到這麼多動物的互動以及食物鏈,有種很親切的感覺,也常常有著「哇,這你也發現而且還做出來了!」的驚奇!

摺出一個生物的長相不難,難的是摺出牠們的韻味特質。浣熊抬起頭的樣子就跟約克夏犬不一樣,前者透露出一種鬼靈精怪,後者卻是憨呆可愛。翠鳥俯衝入水的連續動作也頗為精準,如果有看過真正的翠鳥,看到這個作品就會覺得很感動!

003-5

*雖名為摺紙展,但展場中有個小秘密:有一些作品材質並不是紙,是銅!你們知道是什麼動物嗎?

 

加入好友

(Visited 8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