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焦點】事在人為,伊波拉防疫並不難

分享至

■伊波拉病毒抵達非洲人口最多國家的第一大城,全世界都想問:「究竟會不會造成疫情擴散?」

Sylvain Cherkaoui/Cosmos/eyevine
Sylvain Cherkaoui/Cosmos/eyevine

作者|Declan Butler
編譯|
高英哲

一名可能感染伊波拉病毒的 40 歲賴比瑞亞男子,在2014年 7 月 20 日從賴比瑞亞飛往奈及利亞首都拉哥斯,成為伊波拉病毒疫情今年年初在西非爆發以來,首宗透過國際航班輸出到境外的案例。他在抵達拉哥斯機場後,當場被隔離並送往醫院治療,幾天後就病逝了。

伊波拉病毒抵達非洲人口最多國家的第一大城,會不會造成疫情擴散?答案可以讓大家稍稍鬆一口氣。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還不能斬釘截鐵確定該名男子感染伊波拉病毒;即使他確實有感染,只要在機場跟醫院的相關工作人員當時有採取適當的防疫措施,他們遭受感染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至於跟感染者同搭公共運輸工具的人們,歐洲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認為他們因此感染病毒的風險「非常低」。當然啦,只要賴比瑞亞、幾內亞跟獅子山的疫情沒有撲滅,病毒就還是有機會飛越千山萬水,傳染到遠處;不過西非目前感染伊波拉病毒的案例總數還不算多,只要對疫區航班嚴格把關,伊波拉病毒就很難傳到海外,成為全球性的威脅。

雖然這次伊波拉病毒疫情是史上最嚴重的,不過目前在西非肆虐的伊波拉病毒種,並不像人們以為的那麼容易受感染。你的黏膜組織或破皮處必須要接觸到感染者的體液(像是血液、尿液、唾液、精液、糞便等等),或是沾附感染者體液的物品(衣物、床單等等),才有可能染上這種伊波拉病毒;這跟流行性感冒只要病人打個噴嚏或咳個幾下,你再吸入含有病原體的空氣就會中標的傳染力,完全沒有辦法相提並論。這也就是為什麼雖然伊波拉疫情在當地肆虐,迄今卻還沒有造成「全境擴散」的主因。事實上自從 1976 年伊波拉病毒首度現世開始,只有 19 起疫情的受感染者超過 10 人, 7 起疫情的受感染者超過 100 人;因病死亡的人數在這 38 年來,總計也不過 2,000 人左右,而瘧疾平均一天就能害死 3,200 多人。

理論上只要透過適當的公共衛生措施,要控制伊波拉病毒疫情並不困難。所謂「適當的公共衛生措施」,指的是找出所有受感染者並將其隔離,同時監控所有跟他們有接觸的人 21 天(伊波拉病毒最長的潛伏期)。由於伊波拉病毒要在症狀出現後才有感染性,要追蹤所有感染者接觸過的人,並沒有聽起來那麼困難。不過當地疫情的規模已經使得防疫團隊疲於奔命,再加上當地人對於醫事人員有排斥心理,擔心他們會把病毒帶進村內,自己卻繼續跟染病親友有近距離接觸,甚至在親友的葬禮上繼續進行與屍體有直接接觸的傳統儀式,種種當地的社會文化因素使得防疫工作難以推展。

雖然接受新療法有助於降低伊波拉病毒的高死亡率(隨病毒種而有不同,平均約有六成),不過防疫工作的根本還是在於取得當地民眾信任,願意配合醫事人員,遵循防疫的公共衛生措施。
--
研究出處:Largest ever Ebola outbreak is not a global threat

譯者:高英哲 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編譯。
責任編輯:Kerina Huang

(Visited 1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