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行為】別傻了,小鳥不會唱歌的

分享至

■ 根據新的研究指出,雖然人們經常說小鳥歌唱有音樂性,然而生硬無趣的統計數字卻說,這一切只是個幻覺。

圖片來源:John Gerrard Keulemans (1902); Biologia Centrali-Americana (1879–1904)

編譯│高英哲

      在安徒生童話《夜鶯》裡,有隻小鳥一唱歌就能融化皇帝的心,但是當皇上逼牠跟一隻鑲著珠寶,只會唱華爾茲的機械鳥比賽唱歌時,牠卻飛走了。然而根據新的研究指出,雖然人們經常說小鳥歌唱有音樂性,然而生硬無趣的統計數字卻說,這一切只是個幻覺。

並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家羅伯特.扎托瑞 (Robert Zatorre) 說,我們覺得歌聲聽起來最悅耳的那些鳥類,牠們發出的聲音最像人聲:聲調清晰,相似的樂節會重複,由個別的音符組成。然而儘管小鳥歌唱具有這些悅耳的特質,這些歌唱是否有遵循跟大多數音樂創作一樣的組織規則,卻從未經過科學驗證。這項研究的作者,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生態學家馬賽洛.阿拉亞薩拉斯 (Marcelo Araya-Salas) 說,實際上從來沒有人曾經用量化方法研究過這個問題。

在一個八度音程裡,有幾十億種高低音的可能性,但是出於某些研究者一知半解的原因,大多數的音樂只用五到十二種音符的變化。這有可能是出於人類聽覺上的生理限制,或是隨著時間演化而成的文化偏好。一台有 88 個鍵的小型演奏用鋼琴經過調音,每個八度音程都被分割成十二個叫做「半音階」的等距區間,這就構成了大多數西方音樂所用的十二個音階。其它大家熟悉的例子有「 do re mi fa so la ti (do) 」的七聲全音階,以及古希臘里拉琴的音樂,還有電子吉他幾乎每個爵士重複段所用的五聲音階。

人類或鳥類並不像鋼琴一樣死板,他們能夠天衣無縫地轉換音調,而不用留心是否符合任何明確的音階,隨意地模糊音階區間的界限。不過大多數的時候,我們並不把這種高低起伏任憑私意的變化稱為「音樂」,就像扎托瑞說的,我們不會把什麼「嗚咿嗚」的鬼吼鬼叫稱為唱歌。即使爵士歌手有時會用滑音做些風格效果,不過音符本身還是很穩定的,符合可讓人辨識的音階。

為了確定小鳥唱歌時是否也會維持這些穩定的音符關係,阿拉亞薩拉斯設計出一個統計測驗,藉此測量小鳥唱歌時的連續音符,符合音階的情況有多少。為了公平起見,他選了一種歌聲優美的鳥類做實驗:棲息在哥斯大黎加北部與墨西哥南部森林裡的夜鶯鷦鷯。他分析了 81 隻鳥的錄音,測量每個音符與下一個音符之間的頻率差異,然後在五聲音階、全音階跟半音階裡尋找相同的區間。為了確定他的統計分析管用,他還用 24 段音樂錄音進行測試,其中包括巴哈的《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以及爵士金曲《秋天的落葉》 (Autumn Leaves) 。他說這些曲子是為能夠像小鳥的聲帶一樣,在音調間製造出無縫轉變效果的樂器,像是大提琴、小提琴跟長號所譜寫的,所以沒有問題。

這篇發表於八月份《動物行為》期刊的研究指出,夜鶯鷦鷯的歌聲與音樂有什麼相似之處純屬巧合。阿拉亞薩拉斯在夜鶯鷦鷯的歌聲與音階之間,一共做了 243 組比對,其中只有六組符合和諧的音調區間。他說儘管小鳥唱歌聽起來很悅耳,但我們把這稱為音樂,只是出於我們自己的偏見。

扎托瑞說這是很自然的事。人類在聽到他不知道的語言時,也會幹同樣的事,挑出聽起來有點熟悉感的聲音,就試著把它套進他知道的字眼裡頭。扎托瑞說人們在聽小鳥唱歌時可能也是這樣,剛好聽到一段構成音階的,就把它當成音樂。雖然「鳥語」很明顯地對鳥兒們有其意義,但那跟我們想的或許並不是同一回事。

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科學家亞當.提爾尼 (Adam Tierney) 鑽研人類與鳥類唱歌的物理基礎,他說這篇研究只研究單一鳥種,就對所有的鳥語做廣泛性的歸納結論,他對這持保留態度。他相信這項研究證明了夜鶯鷦鷯確實不照西方音階來唱歌,不過這並不表示他們是亂唱一通,「只不過那不是人類在唱的歌啦!」
--


報導出處:Birdsong Not Music, After All

延伸閱讀:【Sci-Lady系列】夜鶯與玫瑰:你可能不知道的南丁格爾

責任編輯:Nita Hsu

(Visited 215 times, 5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3 thoughts on “【動物行為】別傻了,小鳥不會唱歌的

  • 2012 年 09 月 12 日 at 02:57:33
    Permalink

    也許這問題在事實上不是自然科學的問題,而是語義學和文化人類學的問題,也就是對唱歌的定義的問題也說不定。

    Reply
  • 2012 年 09 月 12 日 at 03:11:01
    Permalink

    當然也有可能這其實也確認是神經學的問題,只是研究的對象要是人(以知道人腦對音樂的定義為何),而不是小鳥而已。

    Reply
  • 2012 年 11 月 02 日 at 15:06:34
    Permalink

    另外還有音質的感受性吧! 鷦鷯的音質真的很嬌嫩,當做是對你的細語十分悅耳;而白頭翁鳴叫的氣勢讓人精神抖擻;甚至麻雀的鳴叫都如此嬌小而用力要你意識牠的存在那種主張讓人折服,那樣小巧而輕盈的羽毛球兒卻能聲傳數里那樣的聲勢就是讓人覺得佩服又可愛,還不覺得是大自然的鳴唱曲調嗎?

    Reply

發佈回覆給「鈴蘭花」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