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學】拋開憂鬱症的迷思,坦然面對人生逆境

分享至

■世界衛生組織(WHO)1999年警示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癌症第一,憂鬱症赫然高居第二,人人聞之色變的愛滋病才居第三。憂鬱症是最可怕的文明病?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撰文|孔繁鐘

國內中研院的研究,1990-2010年期間,國人罹患憂鬱症等「常見精神疾病」,從11.5%倍增至23.8%,與同期全國失業率、離婚率與自殺率呈高度相關。有專家解讀:「台灣二十年來經濟起飛,卻犧牲了人民的心理健康。」憂鬱症又成了國病。

WHO對健康定義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衰弱,而是身體、精神、與社會各方面都安好。」這表達了「幸福才是健康」的理想,由於憂鬱常同義於不幸福,更成了精神醫學首要治療目標。

但第五版精神疾患診斷與統計手冊(DSM 5)對「精神疾患(mental disorder)」定義如下:

精神疾患是一種症候群,特徵為此人的認知、情緒調控、或行為臨床上顯著受損,可反映出潛在心智功能運作(mental functioning)的心理、生理、或發展之程序的功能失調。

DSM-5定義憂鬱症的症狀表如下;

  1. 常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或失望
  2. 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樂趣
  3. 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
  4. 失眠或睡眠過度
  5. 精神運動激昂或遲滯
  6. 疲倦或缺乏活力
  7. 無價值感或過度不適當的罪惡感
  8. 精神不集中,注意力減退
  9. 反覆的想到死亡或有自殺的念頭

臨床上診斷憂鬱症的根據,即評估患者有上述症狀的數目及嚴重程度。但是這些症狀與許多人生經驗頗多重合之處,如何辨識這些現象屬於憂鬱症症狀或人生低盪期的正常表現,即很重要。

若患者的「行為模式」或「心理模式」造成臨床痛苦或失能,但此模式本質上並無具體神經生理病態,仍應列入精神疾患嗎?

例如:某人遇挫折即怨天尤人,縱情非法藥物或酗酒,所求不遂即割腕上吊要脅他人,人際關係及職業功能極差,而長期心情不樂。

例如:家暴下成長的女子,與異性交往時每當進展到某種程度,即會找理由逃離,又自怨嘆青春已逝佳偶難覓,長期鬱鬱寡歡。

例如:現今常見到青少年沈溺臉書、LINE、線上遊戲,學業荒廢面臨被退學,與父母師長關係緊張,自己也惶惶然不知所從。

例如:只因「活的不爽,一直想殺人」,即殺害陌生人,被捕後再以「我有憂鬱症」希望減刑,能讓其得逞?

例如:原本養尊處優的罪犯,驟然入獄,終日以淚洗面,不思茶飯,也應當作憂鬱症而予以假釋出獄治療?

例如:青春期失戀、中壯年職場競爭壓力巨大、老年健康不佳又面臨死亡威脅、親友過世而傷慟,這些人生常見負向經驗,若合併類似憂鬱症的症狀,該如何看待?

所有這些都屬於行為模式或症候群?都算憂鬱症嗎?

鑑別這類個案的關鍵點在於辨識他們是否有「潛在心智功能運作的心理、生理、或發展之程序」的異常,並確立其臨床問題確是此程序功能損害所造成,才能診斷為憂鬱症並提供適當的治療。

精神疾患與正常狀態之變異,二者的邊界並不明確。在極端狀況或許很容易準確診斷精神疾患,但多數臨床個案處於正常與病態的模糊邊界。在憂鬱症尤其困難鑑別。

憂鬱症異質性相當高,內在的生物學因素和外在的社會心理因素在憂鬱症的病因皆扮演重要角色。生物學因素包括腦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社會心理因素則包含生活中種種壓力源。多年前曾將憂鬱症區分為內源性憂鬱症與反應性憂鬱症,直到DSM-III時,強調客觀,不對病因作臆斷,只以外顯症狀的數目及嚴重度來區分重鬱症與輕鬱症。但內源性憂鬱症與反應性憂鬱症二者實有本質差異。內源性憂鬱症主要是先天腦內神經傳遞物質代謝障礙所致,常有家族遺傳史,臨床上沒有什麼重大壓力源即一再發病,症狀常有精神運動性遲滯、清晨早醒、體重明顯下降、及罪惡感等特點,常屬於重鬱症。而反應性憂鬱症則源自日常生活難免有的挫折或失望。需知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生離死別、損失破財、嚴重身體疾病等生活常見變故,讓人在逆境下出現憂鬱反應,多數屬於輕鬱症,可逐漸消解,這些個案或許會求助於精神醫學,但實在不必為此即診斷憂鬱症。

當前憂鬱症已被誤用濫用,甚至所有對人生不滿意、自覺不幸福的狀況,只要有主客觀症狀,都被診斷為憂鬱症,而輕率即給予生物學治療,反而造成諸多問題。生活壓力縱使造成一時的憂鬱,也不會造成長期功能損害,只需要心理治療(或許短期配合生物學治療)即可康復。僅有少數先天體質不良易感的人們,壓力源造成其體內神經傳導物質功能失衡,而產生病態憂傷反應,即反應性憂鬱症,才需要長期追蹤治療。

憂鬱症的治療應該從身體、心理與社會三方面著手,藥物治療絕非唯一選項。醫師在心理治療時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幫助病患認清與憂鬱有關的負向思考方式和內容,使其學習適當的自我評價、思考方式、及解決問題方法,再合併藥物療效,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精神醫學界應避免因「全方位精神醫療」的迷思而過度自我膨脹,將眾人的不幸福因素都視為精神疾患。若認定主觀不幸福即為精神不健康,過度診斷有讓全民皆憂鬱症的風險,這或許可以解釋何以近年來憂鬱症盛行率節節升高。請看多少抗憂鬱劑在浮濫的憂鬱症診斷下被當成快樂丸而處方,卻忽視了幸福本質上屬於主觀感受,並非腦中血清素之高低所能改變。

不快樂是病嗎?人生之路,起起落落,不論是春風得意或是俯首無奈,都是人生,都要坦然勇敢面對。芸芸眾生未能參透人生,翻滾紅塵時喜樂由人,心隨境變,而有「人生常苦」的感受。若處世不稱意,即躱入憂鬱症帷幕中,企求治療解決生命困境,這只是逃避生命。自己的幸福自己負責,絕不能化約為藥丸解方。幸福仍需向內心追尋,而非外求,率爾將主觀快樂幸福感受與客觀精神疾患作聯結,謬矣!危矣!讓我們深思!

--
作者:孔繁鐘 行政院衛生署玉里醫院 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科教中心特約寫手。

(Visited 89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2 thoughts on “【精神醫學】拋開憂鬱症的迷思,坦然面對人生逆境

  • 2015 年 01 月 19 日 at 11:30:56
    Permalink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難免「憂鬱」上身,悲觀爬上身。然而,在正向社會的思考之下,我們的樂觀之路也走得不順遂。撇開憂鬱症不談,任何的心理疾病已經把人鎖得死死的,我們就只為「正常」找個出路,找個定義。然而,正常與異常在一線之間。如果人的病的問題,得用精神去界定,那麼我肯定的說,每個人都有心病。

    Reply
  • 2017 年 03 月 06 日 at 06:59:54
    Permalink

    以下言論是我(我不是醫生)對憂鬱症的探索研究的結果,供大家參考。思路如下,心裡疾病和癌症稍有不同,比如我有癌症而你沒得,容易判斷,可沒人敢說自己心裡沒病。每個人的心裡狀態都是一條線上的某個點,醫生很難規定出某個點,說誰越過了這個點就是憂鬱症了,在這個點之前就是健康人,更何況每個人每天的心裡狀態的點是在來回移動的。但是我們還是有規律可尋的。首先判斷是一個人的神經系統出現相對異常。而神經系統和其它器官一樣都是由細胞組成的。如果組成神經系統的細胞組織不能正常地新陳代謝,則該系統就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或功能減弱,這就容易有異於他人的現象出現。(順藤摸瓜)造成細胞組織新陳代謝異常的就是血液循環出現異常(供氧不足)。(根據中研院的王唯工教授所著《氣的樂章》一書中的理論)血液循環異常的原因是12個經絡的振動頻率出現偏移而失去與心臟輸出的12個諧波間的共振-即氣不通了。(接著摸,還沒找到根源呢,但馬上到了)造成12個經絡振頻偏移的原因是我們每天生活中能量失衡的積累-即消耗的能量大於了吸收的能量。想想看,一天24小時,我們平均用1/3(8小時)的時間睡覺(睡覺是在吸收宇宙能量),醒來用2/3(16小時)的時間去消耗睡覺時吸收的能量。很明顯消耗的能量會大於吸收的能量,所以我們每天要吃三頓飯來補充些能量,從而使得能量處於基本平衡的狀態。打破這個平衡的原因可就多了去了,像電的發明、電燈的使用、電視、電腦網絡、手機、遊戲機、夜間學習看書看報、加班、夜店、夜生活、夜宵、派對、採購等,還有上文中列舉的諸多原因等。重點是知道了病因後如何來治療。下面的治療方法對於癌症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痛風老年癡呆症等慢性疾病同樣有效。每天按照生髮收藏(對應於一年的春夏秋冬)的規律生活,特別是一過中午就逐漸開始收-經常靜坐閉目養神(閉目可節約大量能量)。剛開始坐下來時心很難平靜,這時建議對自己反覆地念四句話-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晚飯後不看電視、不上網、不看手機,甚至不開燈,靜坐閉目養神,到點洗洗睡覺。剛躺下時容易睡不著(特別是失眠者、神經衰弱者等)或半夜起夜回來後睡不著覺者,辦法同上-對自己念四句話。飲食上定時定量。少吃了,補充的能量不足,多吃了,身體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去消化多吃的食物。如果這樣做了,順著剛才的路子反推回去,病就被治好了。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