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嘗試中探索,在世界版圖找到自身定位—專訪陳倩瑜
作為科研領域中的女性,陳倩瑜教授有著電機、資工背景,於臺大電機畢業後至美國史丹佛大學攻讀電機碩士,回國於業界工作一段時間之後,選擇取得臺大資工博士,從摸索中選定在生物資訊領域扎根發展。
Read more作為科研領域中的女性,陳倩瑜教授有著電機、資工背景,於臺大電機畢業後至美國史丹佛大學攻讀電機碩士,回國於業界工作一段時間之後,選擇取得臺大資工博士,從摸索中選定在生物資訊領域扎根發展。
Read more■電腦在DNA片段中尋找鑰匙孔的過程和進行影像辨識很像,陳教授以乳房攝影的影像判讀為例,說明AI工程師如何利用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自大型的影像中尋找潛在的腫瘤。過往電腦判斷總不精準,多是透過經驗老道的放射科醫師來分辨。如今透過專家標注、深度學習,機器也能辨識出潛在的乳房腫瘤。同理,含氮檢基的四個字母可以轉換成四維資料,放入卷積神經網路中,讓電腦學習這些模式(pattern),學習成功以後,可以得知鑰匙孔的模樣,之後得以透過數學模型來評估人體的變異是否影響鑰匙孔的功能。
Read more■陳教授綜合在臺灣、美國中求學、研究、就業的經驗,體悟到個人的表現並不會因女性身份減損光芒,且自身的細膩程度在跨領域的合作上,更能柔性、緩和地溝通,使得合作更為流暢。這是否為女性特質?她不下此定論,但她深信女性同樣適合工程科學領域。女性於此領域,反而因比例少,在爭取機會時更易脫穎而出,在工作場域也更受珍惜。她也歡迎更多女性後輩進入工程科技領域,發揮自身所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