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嘗試中探索,在世界版圖找到自身定位—專訪陳倩瑜

分享至

從嘗試中探索,在世界版圖找到自身定位—專訪陳倩瑜

採訪/葉珊瑀

未來是摸索出來的

陳教授描述自己一路的發展,是從實際參與中學習,加上對內在興趣的洞察,一步步摸索出來的。如同拼圖一般,越趨完成才使得全貌清晰。她在學士、碩士期間以 CPU 設計為研究取向,回國後在業界進行 IC 設計,透過硬體描述語言進行數位電路設計,過程中感受到未來將是軟體的時代。她選擇至臺大資工取得博士學位,增強以往軟體方面不足之處。最初希望藉由所學強化硬體設計能力,然而在這段歷程中,她透過系上講堂、課程、與師長對談,發現自己對於機器學習演算法的興趣更強烈,轉向研究資料分析。

資料科學的應用層面極為廣泛,金融、氣象、醫學、商業都有其發揮之處。面對這麼多選擇,該從何選擇?在陳教授的經驗中,可以看到嘗試永遠是最好的辦法,透過刪去法剔除部分選項,同時積極探索有興趣的領域。她曾經接觸商業資料,分析使用者行為,後來因緣際會下,透過生物資訊研討會看到分子生物學成為生命科學顯學,而她的專業得以從分子的層次以機器學習切入。對她而言,前者商業資料是人類創造的痕跡,後者生物資訊是大自然既存的秘密,更吸引自己。生醫領域的資料公開性高,且應用面向廣,本身就具有其重要性。因此,陳教授在博士班二年級,確立在生物醫學扎根,結合資料科學發揮所長。「沒有嘗試,就不知道自己適合扮演什麼。」探索的重要,是從實作中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道路。

結合國內外經驗,版圖放眼全世界

陳教授於臺灣大學攻取學士、博士學位,於史丹佛大學取得碩士學位。談及在異國求學的經驗和在臺灣有何異同,她表示不同時期就讀動機相異,教授懷抱著走出舒適圈的決心申請就讀國外研究所,而臺大博士班則是她基於實務需求的洞察做出的選擇。出國唸書聽來吸引人,但是國內環境未必較國外遜色,陳教授認為,留學經驗帶給她最重要的是開拓眼界,使她得以運用不同環境的優勢,再以自身努力補強不足處。以從事研究為例,相同研究性質的實驗室,在美國的經費可能是臺灣的三、五倍,然而臺灣物價相對較低,只要善用資源,也能達成目標。在決定就讀博班時,教授即體悟到自己不必出國,在國內也能完成規劃。臺美兩邊對於嘗試的價值判斷也有差異,陳教授觀察到美國文化中的「正面思考」,面對創造性的點子,社會氛圍傾向支持去做;臺灣的環境從求學、研究、教學,都相對壓抑,對於看似不可能的點子,多認為嘗試的機會成本過大,而這些也可能是「成功」之所以在美國文化較易發生的關鍵。教授有感於此,將這樣的精神實踐於她的研究、教學中,鼓勵同學嘗試。

連結到陳教授的探索精神,她十分鼓勵同學們出國拓展視野。「國外不一定比較好,然而透過走出去,可以見識多元的世界,看到更多可能性,理解相同目標可以透過許多不同手段達成。」擁有放眼全球的涵養,能夠洞察不同環境的優劣,並且運用資源完成目標。「出國之後反而看得到臺灣的好,在臺灣也知道國外的好。」跨國經驗開拓青年學子的胸襟,比起爭論何處發展才好,更重要的是珍惜、善用各地的優勢。「我們的教育太習慣由他人告訴自己該做什麼,若未離開原有道路經歷陣痛,很難看清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異鄉生活的經歷使人成長,對於家人關係、重要價值判斷,甚至人生的目標,會有更深體悟及洞察。

女性身份在科技業的特別之處

過去在男性比例居多的電機系生活,陳教授認為有種孤獨感,然而這樣的孤獨帶來自由,讓她不受拘束,得以不受限地探索。

陳教授綜合在臺灣、美國中求學、研究、就業的經驗,體悟到個人的表現並不會因女性身份減損光芒,且自身的細膩程度在跨領域的合作上,更能柔性、緩和地溝通,使得合作更為流暢。這是否為女性特質?她不下此定論,但她深信女性同樣適合工程科學領域。女性於此領域,反而因比例少,在爭取機會時更易脫穎而出,在工作場域也更受珍惜。她也歡迎更多女性後輩進入工程科技領域,發揮自身所長。

性別適合與否,對陳教授而言並非要點,她認為個人最重要的是自我探索。「如今在我有限的人生中,我更珍惜自己握有的時間,相較過往,更會花時間思考,將心力投注於何處最重要?將 AI 應用於哪個方面最值得?」陳教授的反思,及其摸索的歷程,可作為讀者們的思考借鏡,透過一步步的軌跡,畫出自己獨特的未來。

(本文為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內容)

(Visited 49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