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發展】紅斑性狼瘡新藥的新希望

分享至

這是一位健康的年輕女性,臉上畫有蝴蝶彩妝。紅斑性狼瘡的症狀之一是在臉頰上產生蝴蝶狀皮疹(butterfly rash)。

■ 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治療藥物半世紀來進展不大,最近終於有新藥被核准上市。

  五十多年來,製藥界在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的藥物研發上,一直沒有突破。上個月,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名為Benlysta(學名belimumab)生物製劑上市,是第一種專治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的新藥。

  獲得核准上市,不僅是belimumab研發者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對於其他研發階段的紅斑性狼瘡療法來說,也是重大的進展。參與belimumab臨床試驗、紐約北岸大學─長島猶太裔醫療系統風濕科醫師費瑞(Richard Furie)認為,目前紅斑性狼瘡相關研究為數可觀,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決定,實為一項振奮人心的消息。

  紅斑狼瘡是一種神祕的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其自身健康的組織。病患大多為關節疼痛所苦,部分甚至會出現腎臟衰竭、呼吸困難與心臟問題等可能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Belimumab這種抗體可與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B-lymphocyte stimulator, BLyS)結合並產生抑制作用,進而使製造體內抗體的B細胞自我毀滅,減緩免疫系統對於自體組織的攻擊。Belimumab由位於馬里蘭州羅克維爾的生技公司人類基因科學(HGS)與倫敦製藥大廠葛蘭素史克共同研發。

  費瑞表示,目前已有不少類似的藥物處於研發階段,而belimumab的成功,對這些研發廠商來說是一大鼓舞。在二○○九年belimumab兩項成功的大規模臨床試驗發表之前,沒有任何紅斑性狼瘡藥物得以通過第三階段臨床試驗。費瑞指出,在所有研究都遭遇失敗,資金籌措自然相當困難,大家都認為這是些研究不可能會有成果。

  人類基因科學副總裁史坦博(David Stump)強調,belimumab的成功扭轉了大眾對於紅斑性狼瘡相關研究的成見,也克服了數十年來的瓶頸。

標靶治療

紅斑性狼瘡病症狀況說明(出自英文維基)
紅斑性狼瘡病症狀況說明(出自英文維基)

  一九九○年代後期基因革命中,人類基因科學的一名科學家在研究特定白血球基因序列時,發現了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人類基因科學研發中心前主任、現任馬里蘭州蓋瑟斯堡Zyngenia生技公司研發主任的赫伯特(David Hilbert)表示,那是個非常令人興奮的經驗,當時他們每天都會發現新的基因,不過卻不知道這些基因是什麼、功能為何。

  包括蘇黎士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化學家霍爾(Jonathan Hall)在內的部分科學家則認為,儘管過去製藥公司對於基因相關研究的投資往往受到批評,這次belimumab的成功,顯示基因研究前景可期。曾在瑞士諾華藥廠基因研發團隊工作長達十年的霍爾指出,基因研究之於製藥業的價值,要比一般報章雜誌所推估的還要高出許多。

  然而,赫伯特坦言,當人類基因科學的科學家發現感染會增加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而紅斑性狼瘡病患的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數目又特別多,就知道研發治療藥物的過程將會非常艱辛。針對紅斑性狼瘡病患進行臨床試驗,一向是製藥業的燙手山芋。紅斑性狼瘡病患的臨床徵狀差異很大,有些人僅有輕微不適,然而其他病患則可能發生危及生命的併發症。此外,紅斑性狼瘡患者通常必須使用兩種以上的藥物控制病情,因此實驗中藥物的實際療效有可能會受到其他藥物的影響而無明顯反應。

  二○○八年,一種可與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及相關蛋白結合、名為atacicept的藥物,由於在狼瘡性腎炎患者身上發生特別大量的感染,臨床試驗被迫中止。同樣針對B細胞研發、但病理機制不同的另一種抗體ocrelizumab,試驗時許多狼瘡性腎炎患者也發生致命的感染,相關研發工作於是就此停止。部分人士認為,這種感染的發生可能是由於病患同時使用實驗藥物與其他免疫抑制劑所致。

研發持續進行

  這些失敗的經驗,並未使其他針對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進行研發的藥廠卻步,這其中包括由加州的生技公司Anthera與禮來藥廠所研發的抑制劑。而其他公司則針對免疫系統中其他的蛋白研發相關療法。加州的安進生物科技(Amgen),目前就有兩種抗體正在紅斑性狼瘡患者上進行第一階段的臨床試驗:其中一項藉由抑制B7相關蛋白質來針對T細胞(另一種白血球細胞),另一種藥則是抑制一種叫γ-干擾素的重要發炎介質。

  雖然belimumab已獲准上市,其他紅斑性狼瘡藥物的市場仍大。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風濕科醫師艾肯(Keith Elkon)指出,belimumab在症狀的減緩上,效果相對較小。此外,由於病患需使用belimumab兩個月之後,症狀才會開始改善,對於病況嚴重的患者來說,幫助也十分有限。

  儘管如此,艾肯表示,對於紅斑性狼瘡患者來說,belimumab仍是一項令人為之鼓舞的重大進展,畢竟,這是經歷千辛萬苦後,好不容易得到的甜美果實。

延伸閱讀:A Phase II,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Dose-Ranging Study of Be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rthritis & Rheumatism

原載於【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一〇二期】2011.04.01

(Visited 52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