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讀卻學得好
■ 通常大家認為清晰穩重的字體有助學習,不過有些美國心理學家卻建議反其道而行,用奇怪的字體印課本說不定可以提升學習效率。需要費點力氣才能辨認的字型,可以提高集中力。
編譯 ∣ Gerda
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者讓一群志願受試者閱讀捏造的各種外星人資訊,然後測試看看他們十五分鐘後還記得多少。發現如果讀的資料以比較難辨識的字體呈現,會記得比較清楚。因此研究者推論,學校教育若把正經八百的教材字體改掉,說不定小孩會學得比較好。這項研究刊載於《認知》(Cognition)期刊。
這二十八位普林斯頓大學的受試者只有九十秒的時間,來記下三種虛構外星人的七項特徵。此一實驗設計旨在重現接近生物課課堂學習的狀況,為了避免有受試者生物背景知識太好影響實驗,才設計了根本不存在的外星人資料。
其中一組看的是16字級的Arial純黑字體,這種字體普遍被認為是最清晰好讀的。另一組則是用75%灰色12級的Comic Sans MS字體跟同樣灰色75%12級的Bodoni MT字體。
接著受試者被分散注意力約十五分鐘,然後測試看看他們還記得多少。發現閱讀困難字體的那組多記得14%的內容。
研究者相信,若資訊以難以消化的方式呈現,意味著我們必須更專注才能學會,從而導致「深層處理」跟「更易想起」。這種現象稱為「不流暢」(disfluency)。
「不流暢意指有關任何腦力工作造成的主觀認知上的困難感。」本研究的共同作者,普林斯頓大學心理系教授歐本海默(Daniel Oppenheimer)表示。
「聽不清楚、看不清楚,會造成不流暢感。過去的研究顯示,不流暢有助於促使人們深入思考。」歐本海默說,「當我們在實驗室發現此一現象,感覺非常振奮,因為這可以做為明確的課堂指引。」
課堂實驗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團隊急於進一步確認這個發現是否在現實生活中也派得上用場,於是他們在222位15到18歲的俄亥俄州中學生身上做實驗。研究者從老師那裡取得全部的補充教材,並將之轉成各種難讀的字體,諸如Haettenschweiler、Monotype Corsiva、跟斜體Comic Sans。
學生被分為兩組,一組接收改過字型的教材版本,一組使用原來的。此外,老師並不知道研究者的假設,以避免影響實驗結果。
研究主持人狄蒙耀門(Connor Diemand-Yauman)說,心理學的任務之一是揭露各種可能存在於教育領域中的「反直覺」(counter-intuitive)。「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其實可能對我們處理及保存訊息影響重大。」
「生活在經濟衰退的時代,我們比以前更需要把預算花在刀口上,投注真正有效率的教學策略。」狄蒙耀門說。
歐本海默也表示,大家都想改造教育,但絕大部分的課程改革卻是費錢費時。這項研究顯示,幾乎花不到什麼錢就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教育。
字體極限
不過這項研究是透過收費的志願者做出來的,或許會有比較高的學習意願。第二階段測試的學生,也是來自升學表現好的學校。
倫敦教育研究院名譽教授迪倫威廉(Dylan Wiliam)就批評說,這研究沒什麼代表性:「對於閱讀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留心(mindfulness)。把課本印得亂七八糟無濟於事,多想一想才重要。」
學習某些事物需要「心靈慢活」,迪倫威廉表示,這只要把學生分配進閱讀小組,或者甚至念到哪就用手指跟到哪就好了。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團隊也強調,字體難讀到某個極限會產生反效果。大致而言,字體的難讀程度以及能產生的益處呈現U型曲線。
究竟極限在哪裡呢?歐本海默說他也還不知道。「顯然如果字體難讀到根本看不懂,就別提什麼學習了。有些字體會讓人抓狂不想念下去。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字型辨識門檻。」
所以,歐本海默建議說,在心理學家拿捏清楚分寸之前,字體還是微調就好,千萬別急著挑戰極限。
原文出處:Fortune favors the bold (and the italicized): Effects of disfluency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Cognition.(2010)
沒錯,認知能力有好多層次,狗爬字會幫助到什麼程度要先弄清楚。
從另一方面而言,我的確認同能迫使學習者專心的學習程序,常常對學習效度愈佳。
不過別忘了每一個人的反應不同,同一個程序可能提生了A的專心程度,卻可能使B更不耐煩的提早放棄,但這並不表示A就比B優異,這就是台灣課堂中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