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大學教授】不是在海裡,就是在前往海的路上|台大海洋研究所林卉婷副教授

分享至

不是在海裡,就是在前往海的路上

採訪、撰文|湯 淨

審定|台大海研所 林卉婷 副教授

 

台大海研所 林卉婷 副教授|來源:講師提供

訪問林卉婷的時機很巧,她甫從夏威夷返台,曬得一身黝黑,正在家中等待自主管理結束。衝浪、潛水,在海裡總是能找到林卉婷的身影,不是在海裡,就是在實驗室裡,做著試圖更瞭解海洋的化學實驗。「Born for ocean」放在林卉婷身上絲毫不違和。

 

非地球科學不唸:科學與大自然的綜合體

談起小時候,林卉婷說自己是個很野、玩心又重的人。在很小的時候,她就已經知道自己想要從事科學相關工作,或許是在科學月刊寫稿,或許是翻譯科學書籍。尤其在國中接觸地球科學以後,她就知道有一種學科不但與自然科學有關,還是在大自然中進行研究,就此確立自己的志向,致力讀師大的地球科學系。

地球科學系並不是一個熱門的科系,甚至可以說是冷門。當時,林卉婷就讀台中女中,學校裡還沒有地科老師,她的化學成績又特別好,學測成績也高於師大的門檻,化學老師便非常希望她能申請台大化學系。然而,林卉婷相當堅持,非地球科學不唸,讓老師氣得一個月不跟她說話。一方面要面對來自學校老師的壓力;另一方面,家人也對這個抉擇相當擔憂,希望她能改變心意,改讀醫學相關的科系。媽媽甚至跟她國中的地科老師求救,希望打消林卉婷就讀地科的念頭,最後還請到師大地科的教授跟林卉婷電話長談。在多方建議下,她始終堅持自己想要的,推甄進入師大地科,並在師大地科待了足足七年,四年大學與三年碩士。

 

誤打誤撞的英文輔系:從高中老師到出國攻讀博士

在林卉婷的履歷上,除了地科系,還有一項特別的經歷吸引我的目光:她同時擁有輔修英語學系的學歷。隨後想想,在與林卉婷的互動中,脫口而出的英文單字、全英文的新進教師介紹,不難理解她擁有優異的英語能力。她說自己非常幸運,能夠擁有認為語文能力很重要的爸媽。即便父母完全不會英文,但他們傾力支持,鼓勵她多方接觸,雖然她從國中才開始接觸英文,而且是「牙牙學語」來的。在台中女中時,學校舉辦短期的美國遊學,爸媽當然鼓勵林卉婷去參加,說借錢也要讓她去,而更加認為要珍惜這樣的機會。到了美國的寄宿家庭,沒有電視、沒有書籍,她們的娛樂就是從事各種運動,帶著林卉婷邊運動邊聊天,也會帶她去藏書豐富的親朋好友家去借書,林卉婷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學著將英文融入日常生活。但即便如此,她也從沒想過自己會輔修英語,一切都是意外。當時朋友想申請,她便陪著申請,沒想到她上了朋友沒上,實在是誤打誤撞。

意外的輔系經歷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進入師大後,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修教育學程,在經歷實習、教師甄試後就能成為高中老師。在大學時,林卉婷就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名高中地科老師,然而,地科老師的名額甚少,有了英文老師的資格才較為吃香。她便以這樣的身分,自碩士班畢業後到高中實習,取得教師證。實習的過程中,林卉婷逐漸發現:由於自己個性很像孩子,沒有辦法耐心地跟高中生斡旋,可能不太適合留在高中,她便開始思考下一步的出路。

在大學修習教育學程後,她知道自己喜歡教書、分享知識的過程,尤其對於海洋很感興趣。林卉婷在碩士班讀的是海洋組,因而對海洋開始有所想像。但也在實習備課的過程中,發現教科書中關於海洋的介紹甚少且內容陳舊。因此在思考高中老師以外的選項時,「成為國、高中地科老師與尖端海洋科學研究的橋樑」這樣的想法蹦入腦中,她便著手準備出國攻讀博士。

 

海就是動力來源:用研究以外的視角親近大海

來到夏威夷大學後,林卉婷驚訝地發現:儘管同學們大多都是白人,膚色竟然曬得與她不相上下。同學們不是在海上衝浪、玩風帆、帆船,就是在海邊遊憩,系上的退休教授竟然還是世界大浪衝浪大賽的冠軍!在這樣的環境下,也鼓勵了林卉婷真的可以用「玩」的態度重新認識海洋,激發她用研究以外的關係看待海,越來越熱衷於海洋活動。也因此認識許多熱愛海洋的夥伴,關注的議題百百種,像是海廢、保育、海洋教育等。這些夥伴儘管不是相關領域的學者,但同樣都有熱愛海洋的心。以對教授的刻板印象來說,林卉婷相當不典型;但做為橋樑,林卉婷一步步落實她的期望。訪談一開始,她還興奮的與我分享家中的彩繪牆面──成群的海龜,出自海洋藝術家朋友,帶領著家人好友一起的手筆,教育、分享、研究幫助她源源不絕產出對海的熱情。

林卉婷愛海,因為愛所以在乎。有次研討會,林卉婷看到主辦單位使用一次性便當盒,她便企圖說服他們使用環保容器。在海邊進行實驗採樣時,也會要求學生一起,將垃圾量降到最低,並將垃圾帶回處理。對於海廢議題的關注,來自於先前在東北角浮潛,浸泡在「垃圾海」的經歷,讓她大為震驚。現在做的這些努力,只是希望往後能對自己的孩子說:「我真的已經盡力了。」不愧對自己對海的在乎。

 

曲折的研究之路:每年都在換題目,我選擇正向思考

在研究的路途上,林卉婷有過許多挫折:碩士班時,她幾乎每年都在換實驗題目;博士班時,她又轉往熱液噴泉的題目;回到台灣,由於器材的不足,林卉婷無法繼續以此為題,又換了下一個題目。林卉婷經常因為不可控的因素,被迫在研究的路上左彎右拐。她坦承:被人家問到現在做什麼領域,其實很難回答,題目每年一換,對於長遠精深的學術發展也不太有利。因此,希望用這些曲折的經驗,說服贊助單位:自己即便切換了不同的題目,也都做得很好,很有學習的能力,以此作為專精的籌碼。

經歷不同領域的切換,林卉婷也體會到:「不要怕問問題,也不要怕不知道,海洋何其廣大,不可能什麼都知道。」在夏威夷大學讀博班的經驗,讓她充分「練習」這件事,不懂裝懂才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不要因為想維持自己菁英的形象,而不敢說自己不懂。直到現在,林卉婷一旦遇到不太了解的事情,便會請對方多說一點,深刻理解背後的原理才罷休。如果對方露出「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懂」的時候,那也一定是對方沒有學習過怎麼把事情講得更淺白。在研究路上,挫折經常有,但林卉婷選擇正向思考,失敗的實驗、被退回的計畫書何其多,負面思考是常態,正向是一種選擇。

 


本篇文章開放提問留言,歡迎有興趣的朋朋留下你的問題。備註:科教中心 CASE 報科學保有審閱問題的權利。
(Visited 82 times, 2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