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的多重宇宙】UNIVERSE-01 文化再現

分享至

人工智慧的出現源於人類的需求與想像,而當AI的發展開始影響著當今的人類文化社會時,我們該如何看待?【AI的多重宇宙:性別X文化X社會】系列講座,首先邀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楊谷洋與御宅文青相談所Podcaster GALA,分別從技術本質與文化意義兩個不同面向談論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關係。

講者、審定|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楊谷洋 教授X御宅文青相談所 嘎拉嬉皮GALA Podcaster 
彙整、撰稿|李宜靜

 

2016年,「AlphaGo」在圍棋比賽中打敗人類棋王,然而「AlphaGo」不是一位人類棋手,而是人工智慧程式。2022年8月一幅由AI所生成的作品,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Colorado State Fair)的數位藝術競賽中獲得首獎,兩個事件,都讓我們重新思考人工智慧與人類的關係。

 
當AI成為藝術創作工具
來源:台大 CASE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去(2021)年,國立台灣美術館《the big picture》展出一項藝術品,四個月的時間中,AI機器人在展場,一天二十四小時不斷運作,最終繪製了一幅「精密」的火星表面影像。這是藝術嗎?楊谷洋以AI展覽的例子反思藝術與人工智慧的關係。藝術是帶有高度個人美感、情感的領域,因此被視為AI技術突破的最後一個堡壘,他認為AI始終是一個「工具」,人工智慧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但「如果這樣的作品能帶來感動,那背後的機器人是否被視為藝術家?」藝術家與AI的分工與角色開始出現模糊地帶。
 
當AI進入藝術創作領域,提供藝術家更多元的創作方式與工具,然而也開始發展出其他疑慮。除了今年Colorado的數位藝術競賽爭議以外,也有人擔心AI在創作上可能會有抄襲的情況,因為現在可以輸入幾個關鍵字,就形成一幅圖像,而這樣具有作品原創性嗎?GALA認為,目前為止AI算圖只是應用大數據來進行作圖,是否可以成為帶有自我意識的藝術作品,她對此問題保有空間。藝術的概念是會一直不斷改變的,因此在未來或許AI真的能出現原創性的作品,翻轉我們對藝術的想像。

 
機器人,是人還是物?
來源:台大 CASE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對藝術、文化都相當有研究的GALA,舉1995年的科幻電影「功殼機動隊」為例,思考人類與機械的關係。在這部電影的世界中,人類的肉體完全可以機械化,連大腦都可以改造成電子腦,方便和網路連接,然而駭客卻可能入侵電子「腦」修改人類記憶。電影中女主角認為人的構成包含,記憶、意識和資訊,因此「當記憶可以被竄改,你還是你嗎?」。人工智慧是按照指令運作的機器,那人類的DNA也是被設計出來的嗎?GALA與楊谷洋都認為當人類與機器的界線越來越模糊,思考「本質」就變得重要。而我們常把人類定義為自然、有機、溫暖且真實,把AI機器人定義為鋼鐵、無機、冰冷且虛假的。但楊谷洋說日本電影《さようなら》中,我們也看到不同的面相,這部電影描述一位仿生機器人在核災地區陪伴一位女孩的故事,展現出AI機器人對於人類社會溫暖真實的一面。因此,我們應該擁有多元的視角來看待人工智慧如何再現於當今社會。

 

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人類工作:要從工業革命說起
來源:台大 CASE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機器人在日本已經大量使用於餐飲業,因此許多人開始害怕未來自己可能會失業或是機器人將取代人類的地位。面對這樣的擔憂,GALA認為其實重複性高、機械化的工作,是從人類工業化以來開始出現的樣貌,工業革命後我們成為大體系之下的小螺絲,那是一種無力感。但如果我們持續思考我們為甚麼在這裡?為什麼做這件事?就不會變成機器,她笑著說,「大家可能都被科幻電影嚇壞了,」科技是看我們要怎麼去使用,不一定都是壞的。
 
楊谷洋說,人工智慧基本上是涵蓋了兩種能力,「搜尋」與「推衍」。當我們開始害怕,其實是因為我們開始反思,當今社會人類的運作是否也圍繞在這兩種能力。因此他認為,AI進入到人類生活或許是在提醒我們,人類要去回到本質,思考更深的意涵,找出人類存在的意義。

 

未來,需要一起討論

AI的快速進展,使著這個「工具」的功能,開始更強大,若是制度、法律沒有做好規畫,AI對人類的影響也可能超出我們的想像。然而人類發展出AI是源自於需求,因此這場講座帶我們走過當今的文化社會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未來,則需要所有人一起討論,並不斷的「思考」。

圖左為講師楊谷洋老師,中間為講師GALA,右邊是主持人台大物理系高湧泉教授|來源:台大 CASE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精彩花絮:

參加現場演講並提問,就有機會獲得好書一本!還能跟講師合照>///< |來源:台大 CASE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Visited 22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