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改變的方向一專訪國家教育研究院林崇熙院長

分享至

● 4/9(六) 林崇熙院長主講:「超越框架的拼裝車」鎖定 CASE 直播

採訪、撰文|湯淨

「生命就是有各式各樣的向量在影響我們這樣轉來轉去」,眼前的林崇熙以此段話做結,講自己的生命歷程,也講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有些向量看的見,像親朋好友的各種意見;有些則連自己都不會發現,「像是你原來完全不知道,是因為看了庫洛魔法使,所以影響你的價值觀。」所有可見、不可見的小向量都影響著最後的總向量,也就是未來的方向,那麼教育呢?做為去年 9 月剛上任的國家教育研究院(簡稱國教院)院長,林崇熙以自身經歷為經,歷史為緯,看到教育改變的方向。

 

●  歷史 + 數學 = 機械工程師;機械 + 歷史 = 科技史
「人生吼,有各式各樣的機緣在影響你的一輩子。」林崇熙的機緣來的很早,「也有可能是青少年反叛期,家裡要我做什麼,我就偏不要。」儘管從小就被培養要當一個醫生,在聯考時,林崇熙仍然選擇甲組。「我從小就喜歡歷史、數學,那時候歷史在乙組,數學在甲組,家裡要我念丙組,我想說丁組也不錯啊,但我爸自己就是法商(丁組),他覺得他不要。」互相妥協之下的結果,他進入清大的動力機械系就讀。

「全部學生都住校,我們住校是同一班在同一樓,所以我們就經常討論國家大事、我們的處境。」當時正值中美斷交,一群大學生,一種對於國家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寒暑假我們還會組團去拜訪各個大產業,看看哪個產業比較有『希望』。」在討論產業興衰的過程中,林崇熙逐漸覺察自己有異於「機械人」的觀點,他認為應該要從歷史的角度了解。因為現在所見都是「現況」,一定有其歷史發展,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礙於轉學考、重考的困難,加上動機系還是有吸引林崇熙的部分,直到當兵後,偶然知道清華大學要設歷史研究所,才決定應考,但第一屆並未如願。「那時候的所長李亦園,中研院院士,親筆寫了一封信給我,哇!那個實在是太感動了,勉勵我再去考試。」有了這番鼓勵,林崇熙才敢與「一般歷史系上來的人」競爭。到了第二屆,清華大學成立科技史組。「看到這個組,我才覺得很明確,我應該要讀這個。」在此之前,他所讀的都是傳統歷史,在那個年代,也幾乎沒有人在做產業史、科技史,對產業的解讀也只是非常模糊的關心。

 

●  從科技史長成的民間力量
「為什麼我們不會覺得這是問題?」訪談過程中,林崇熙談大學教育的迷思、談民間力量的各國差異,談汽車文化的低落,在他眼裡,每個都是需要改變的「大問題」。這強烈批判意識的源頭,得歸功於研究所時,傅大為老師的訓練:每星期八十頁的古英文閱讀,配上兩個「有趣」的問題(就是老師想不到的),佐以作者的看法、缺點,最後提出超越作者的觀點。套句林院長說的:「吼那真的是千難萬難,為了他這樣一門課,我一個禮拜要花五天。」傅大為老師做為台灣的科技史先驅,他在課堂上帶入大量的科學社會學與科學哲學,使歷史的跨領域思考與學習變成可能。

在美國讀完科技史博士,回台後林崇熙搖身一變,成為雲林希望聯盟協進會的理事長,他最大的感觸就是「民間的集體力量真的很重要,地方碰到有關於文化資產保存的事情,我們有我們的專業,足以跟縣政府抗衡。」也是這份熱情和與眾不同的觀點,讓原本遭受拆除命運的雲林國中雲旭樓得以變成縣定古蹟,讓虎尾郡役所成為歷史建築,後來更成為雲林布袋戲館的落角處。但會接觸地民間組織,起初也只是個意外。

「其實他們一開始找我,就是需要有個人頭吧。」1994年社區營造方才推動,一開始多由建築系的學者承接,但那個年代,建築領域拿博士的非常少,按規定不能接計畫,這才找上了林崇熙做社區營造。另一方面,在台北的一場社區營造博覽會,讓林崇熙發現「天啊!原來一個地方可以用這種方式努力,把地方的人、文、地、景、產,所有的優秀挖掘出來,大家一起來討論,解決地方的問題。」後來和同系的陳三郎老師一起做雲林文史的研究,認識了許多朋友,才有了「雲林希望聯盟成立大會時,我還是個路人甲,去跟大家打個招呼,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投票出來我變成理事長」的戲碼。也因為這樣的機緣,林崇熙才開始「真的」去看那些計畫是怎麼做的。

 

●  由博物館看教育:揭露那些看不見的
目前換過五六個領域,因緣際會半腳踏進博物館學,乃至於後來成為台灣歷史博物館的館長,對林崇熙來說,都是一個「做田野」的過程。「像我覺得很有趣,如果可以讓學生來看到一生到底可能有多少種機緣,那我覺得大家的思考、學習、學校教育的設定就會完全不一樣。」要讓大眾「看到」,在博物館裡就叫「揭露」。

「我們大家很習慣去博物館就看到很多的文物擺著,但現在如果展清代的度量衡,一個尺你就這樣放著,大家也不會有感覺啊,但大家如果發現南部跟北部的長度其實不一樣就會 shock 。」如何透過實質的物體,看到另一個世界、看到它代表的時代脈絡、看到它發揮的作用,就是問問題的功力。即便問題目前無法被解決,林崇熙說:「問出問題,就有可能造成改變;問不出問題,就會在既有的框架裡打轉。」現在,他的角色變成解決問題的人,期待透過歷史的角度,找到未來的方向。

 


 

🔥 CASE 探索講座第 27 期演講場次資訊 🔥

(Visited 9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