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悄悄話大挑戰

分享至

AI的悄悄話大挑戰

編譯/臺大農藝系 林采萱

提取唇動資料

研究團隊以貼近真實生活的YouTube影片為材料,由長達14萬小時的影片中,過濾掉非英語發音、未拍攝到唇部的低畫質視頻,透過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辨識影像中說話者的唇部與口部動作,根據音位(phoneme)重新剪輯為可用素材片段,共4000小時的影像,包含逾127,000個英文單字。所產生的數據量,是以往相關唇語識別研究的七倍之多,對於神經網絡訓練來說,雖拉長訓練時間,卻也相對提升了系統準確度。

圖1、唇動影像 ( 來源:NewScientist )

以「音位」為基礎

與過往不同,本次研究採用自然語言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發音單位─「音位」作為主要特徵參數,而捨棄常用的音節或單字。這樣選擇的好處之一,在於平時所說出的音節、單字,甚至是完整字句,都是藉由一系列固定的音位序列來達成。發出單一音位所牽涉的唇部動作,相對有限。藉由唇動影像辨識對應音位,再由音位序列推論出所對應的單詞與字句,雖然看似繞了遠路,卻也讓整體辨識系統有機會出現突破性發展。

圖2、英文中常見的44種音位 ( 來源:Rising Stars )

兩階段辨識模型

由於以音位為參數的模型十分龐大,為了加快效率與準確度,處理程序共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採用連結時序分類(Connectionist Temporal Classification, CTC),根據每幀影格中的唇部動作(輸入端),來推測最有可能產生的音位序列(輸出端)。第二階段,才是將上階段所便識出的音位序列,轉譯為單詞序列,成為人類所能理解的語言陳述方式,成功建立「唇動影像—音位序列—單詞序列」的識別模型。

圖3、從每幀唇動影像預測最有可能的三種音位 ( Shillingford et al., 2018. )

此類模型的另一優勢,在於AI若需要學習新的字彙,人類僅需就第二階段的神經網絡重新訓練,也就是重新建立新單字與新一組音位的對應關係;而第一部分,也就是唇部動作與音位的對應,由於人類受到喉部與唇部構造的限制,所能發出的音位有限,則無需更動。

優於人類專家的識別能力

建立好神經網絡並接受訓練後,研究人員以37分鐘的影片來測試AI的實用性及準確度,雖然單字識別錯誤率高達41%,但已優於經過嚴謹訓練的人類唇語專家(錯誤率高達93%),以及現有其他以機器學習為底的唇語辨識系統(錯誤率達77%)。

儘管錯誤率仍有降低的空間,但此次研究無疑開啟唇動識別的新方向。預期若往後研究發展順利,將可整合AI唇語識別功能至智慧型手機中,成為聽障使用者隨身攜帶的翻譯機,或輔助串流影音聲音與字幕的同步,甚至應用於國家安全監控。

 

編譯來源

M. Hutson, “Lip-read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uld help the deaf—or spies“, Science/AAAS, 2018.

參考資料

  1. Shillingford, Y. Assael, M. Hoffman, T. Paine, C. Hughes, U. Prabhu, H. Liao, H. Sak, K. Rao, L. Bennett, M. Mulville, B. Coppin, B. Laurie, A. Senior and N. de Freitas, “Large-Scale Visual Speech Recognition“, Arxiv.org, 2018.
  2. J. Chung, A. Senior, O. Vinyals and A. Zisserman, “Lip Reading Sentences in the Wild“, Arxiv.org, 2018.
(Visited 5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