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駕車的「盲點」

分享至

突破自駕車的「盲點」

編譯/林采萱

與現實的落差

現今的自駕車研究,多是讓智慧體在人類設置的模擬環境中接受訓練,提升訓練效率。然而儘管模擬器再「擬真」,仍與現實存在明顯落差,成為智慧體實際決策時的盲點。例如緊隨在後發出警報的救護車,因為虛擬環境中並未納入這樣的情境,自駕車並不知道自己應該減速、暫停,甚至靠邊禮讓,反而將其視為一般大型白色廂型車,同樣的情形亦發生在警車、消防車與校車。此外,飆速車輛、突然衝出的行人、忽左忽右的蛇行機車等標準三寶行為,自駕車系統自然更是無力招架。

此次MIT與微軟合作的研究,由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家Ramya Ramakrishnan主導,並首次在AAAI人工智慧會議(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ference)上發表。研究團隊希望智慧體在遇到未知情境時,能認知到自己的盲點,並向人類徵詢適當的處理方式。

人類監督

圖一、自駕車必須克服無論源於智慧體(無法辨別救護車與一般廂型車;Sh)或人類(視覺死角;Sa)的盲點。(圖片來源:Ramakrishnan et al, 2019.)

從過去的經驗可知,模擬環境與現實世界的複雜度有著霄壤之別。某些智慧體在模擬中看似安全的決策,在現實中卻可能釀成災禍。兩者間的落差,可以藉由觀察人類反應,比較在相同情境下人類與智慧體決策間的差異而得知。這可以透過類似駕訓班的學習模式,由人類在一旁指導、演示,當自駕車偏離計劃路線,或採取不恰當反應時出手介入、控制,智慧體則記錄下其中的差異,尤其那些被遺漏的細節(例如救護車的警報聲)。經歷多次訓練,智慧體由各個人類監督員處所蒐集的回饋數據,足以建構出各種「情境-適當反應」的對應關係,作為系統修正的依據。但這引發另一個問題:人類所給予的回饋,其實充滿矛盾與歧異。

首先,人類回饋本身便有可能產生分歧。同一決策即使在相同情境下仍可能被部分人類「接受」,但被另一部分人類認為「不可接受」。

再者,特殊情境本身就較為罕見。假設自駕車十次中有九次是遇到一般的白色廂型車,於是從旁呼嘯而過,直到偶然遇到救護車時,一旁監督的人類才會出手制止。對於智慧體而言,相同的情境與行為只有在非常低的機率下才會得到負面回饋,因而理所當然地將其視為「可接受」。

識別「盲點」

研究團隊於是使用一種普遍用於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機器學習方法─Dawid-Skene演算法─來處理這些相互矛盾的「噪音」。

實務上,每個情境與行為,智慧體都會同時收到多個標示為「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人類回饋,或許彼此相容,或許彼此矛盾。這些回饋經過整合與機率計算,智慧體可得知在多少信心水準(confidence level)之下,原先針對該情境的判斷是「安全/可接受」或「盲點/不可接受」的。

圖二、Ramakrishnan所提出新方法的流程。(圖片來源:Ramakrishnan et al, 2019.)

如此,即使智慧體有九成的把握自己在情境A下做出可接受的行為,這種以機率為出發點的演算法,仍會將其視為有「一成犯錯機率」的盲點,並依此整理出盲點「熱圖」。將初次訓練後遇到的每個情況,由低到高排列出可被視為系統盲點的機率,當某種情境被判定有較高機率會是盲點時,智慧體則會停下腳步,向人類諮詢適當的應對。

未來,研究團隊打算開放盲點模型供大眾使用,並持續精進模型有效性,縮小自駕車訓練與實際上路後的落差。

 

編譯來源

R. Matheson, “Identify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lind spots“, MIT News, 2019.

參考資料

  1. R. Ramakrishnan, E. Kamar, B. Nushi, D. Dey, J. Shah and E. Horvitz, “Overcoming blind spots in the real world: Leveraging complementary abilities for joint execution“. Thirty-Third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9.
  2. M. Temming, “A new AI training program helps robots own their ignorance“, Science News, 2019.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執行團隊編譯)

(Visited 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