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牙學語新觀點(3/3)

分享至

牙牙學語新觀點(3/3)

撰文/Paul Ibbotson & Michael Tomasello|譯者/謝伯讓
轉載自《科學人》2017年3月第181期

「基於使用」語言學正興起

在這個新的「基於使用」語言學架構下(其中包含了功能性語言學、認知語言學以及建構文法的各種想法),幼兒並非與生俱來一套普遍且特化的心智模板以學習語言;相反地,幼兒擁有類似瑞士刀的一組心智能力,也就是一組萬用的工具,例如分類能力、解讀溝通意圖的能力以及類比能力,幼兒透過這些能力從自己周遭所聽到的語言中建構出語法類別和規則。舉例來說,使用英語的幼兒明白「The cat ate the rabbit」的意思,透過類比,他們也會明白「The goat tickled the fairy」,也就是從一個例子概括推論到另一個例子。在聽過足夠的類似例子後,他們甚至會猜得出在「The gazzer mibbled the toma」這個句子中,什麼人對什麼事物做了什麼事情。由於語句和詞彙層次的差異極大,語法一定是幼兒的理解超越詞彙本身而獲得的概念。

語句的意義,是詞彙本身的可能意義(例如「ate」這個字的可能意義)與其嵌入的語法結構的意義,兩者交互作用所產生。例如根據字典中的定義,「sneeze」(打噴嚏)這個詞是只和單一主詞(打噴嚏的那個人)連結的不及物動詞,但是如果我們刻意用雙賓語的方式來使用它(也就是允許它和直接或間接的受詞相連),結果就可能會是「She sneezed him the napkin」(她藉由打噴嚏來從他手中獲得紙巾)。在這個句子中,「sneeze」這個字成為一種轉換動詞,也就是說,她透過這個動作把紙巾從他轉給了她。這個句子顯示出,除了詞彙,語法結構本身也能大為影響對語句的意義。相較之下,喬姆斯基則認為語法的某些層次不帶有任何意義。瑞士刀的概念也能夠解釋語言學習,而且可以不用訴諸普遍語法理論所必須承認的兩個現象:其一是一系列用來組合符號的代數式規則,也就是號稱是已寫入大腦的核心語法;第二就是語彙,也就是所有不在上述規則內、必須透過後天學得的自然語言慣用語和特殊用法。這種雙路徑所面對的問題,就是有些語法結構其實部份依循規則、部份則否,例如在「Him a presidential candidate?!」這句中,「him」這個主詞保有直接受詞的型態,而且這個句子中有些詞彙順序不當。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可以透過類似方式說出無限的不同句子:「Her go to ballet?!」、「That guy a doctor?!」。

問題來了,這種句子是核心語法的一部份?還是其實是例外?如果不是前者,那一定就是獨立學到的單獨現象。但如果幼兒可以學會這種部份依循規則、部份例外的語句,那為什麼他們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學會其他語句呢?換言之,為什麼幼兒需要普遍語法?事實上,有許多證據顯示幼兒能透過社會互動來學習語言,而且可以在不斷練習後逐漸掌握語言社群所創造出來的語句結構。在某些案例中,我們有很明確的資料顯示出這種學習如何發生,例如關係子句在各種語言中都很常見,而且通常都是由許多獨立的句子串連而成,例如在英語中我們可能會說:「My brother…He lives over in Arkansas…He likes to play piano」。在包括系統化、習慣化、去情境化以及自動化等各種認知處理機制的運作之下,這些子句在經過漫長的流傳後形成了一種較為複雜的結構:「My borther, who lives over in Arkansas, likes to play the piano」;同樣地,「I pulled the door, and it shut」也可能會逐漸轉變成「I pulled the door shut」。

此外,人類似乎還具有「解讀他人意圖」的獨特能力,也就是理解他人說話的意涵,例如我可以說「She gave/bequeathed/sent/loaned/sold the library some books」,而不是「She donated the library some books」。最近的研究顯示,有一些機制可以限制幼兒說出這類不正確的語句,例如幼兒通常不會說出毫無意義的語句︰他們絕不會說出「She ate the library some books」這樣的句子。還有,如果幼兒較常聽到「She donated some books to the library」,那他們就會說出這種句子,而非「She donated the library some books」。事實上,我們也都採用了這種解讀他人說話意涵的方法來理解以下這樣的句子:「Can you open the door for me?」。我們一般會認為這是一個請求,而不是在詢問我們有沒有開門的能力。

「基於使用」語言學理論還得經歷一段非常遙遠的路程,才有可能完全解釋語言如何運作。該理論認為,幼兒能從聆聽他人說話的語句和片語中歸納出有意義的通則,但這個也不是幼兒如何學會建構語句的全貌,例如有些透過歸納所建構出的語句可以理解,但不合語法(例如「He disappeated the rabbit」)。在許許多多可能有意義但不合語法的語句中,幼兒只會說出極少部份。原因在於,幼兒似乎對「自身所屬的語言社群依循某種規範、並只以某種方式溝通」這樣的規則十分敏感。幼兒的語言有時富有創意(例如「I goed to the shops」),有時又符合語法(例如「I went to the shops」),兩者呈現一種十分巧妙的平衡。「基於使用」語言學者還需要投入更多研究,才能解釋這些力量如何交互影響幼兒的語言發展。

典範轉移,展望前景

當年喬姆斯基提出他的理論時,其主張和當時主流的研究方法差異甚大,也因此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投向了可以讓人類理解語言以及使用語言的複雜認知歷程。但是當這些理論幫助我們看見新的現象時,它們也遮蔽了語言的某些面向。許多語言學以及相關應用領域的研究人員越來越不滿意普遍語法這種完全型式化的語言理論,至於該理論無法面對不同語言中的例外與心理語言學實驗的挑戰,就更不用說了。

此外,許多現代的研究人員也不喜歡哲學躺椅式的理論分析,尤其是當大家都有大量可用來分析(許多已在網路上公開、自由下載)以測試理論的語言學資料時。典範轉移尚未完成,但對許多人來說,一徐清風已經吹入語言學的研究領域。

透過深入研究世界各種不同語言的異同之處、演變歷史以及幼兒如何學會一種或多種語言,我們將會有許多驚喜的發現。普遍語法似乎已經走到盡頭,「基於使用」語言學提供一條繼續向前的研究之路,幫助我們探究世界上6000多種語言的學習與使用機制,以及歷史演變與發展。(完)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

(Visited 1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