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生活讓成癮現象變嚴重了嗎?(2/2)

分享至

數位生活讓成癮現象變嚴重了嗎?(2/2)

撰文/Suzi Gage│譯者/賴毓貞│插畫/Joe Waldron
轉載自《BBC知識》2019年6月第94期

行為成癮

那麼成癮會使腦部出現變化嗎?科學家一直認為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與成癮有關,不過通常是愉悅感,包括刮刮樂中獎或是享受美味的巧克力蛋糕等等。為什麼從某件事物上獲得愉悅感最後會導致依賴性,目前仍不清楚。不過有些證據顯示,多巴胺會與腦中另一種神經傳導物質「麩胺酸」互動,而麩胺酸會導致我們越來越「需要」某事物,而非「想要」。隨著時間過去,也許會增加對多巴胺的敏感度,並降低該事物帶來的愉悅感。使用藥物或酒精等物質會直接改變腦部化學環境──至少在中毒期間是如此,行為也能以幾乎一樣的方式引發愉悅感(因此同樣牽涉多巴胺機制),所以行為出現成癮的過程很可能大致上與物質成癮相同。

Bowden-Jones於2008 年設立了英國國立賭博問題診所,是目前唯一獲得英國國家健保局補助的賭博治療中心。她見過英國最嚴重的賭博成癮病例,但她指出賭博問題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麼嚴重;雖然賭博的人很多,賭博廣告也隨處可見,但是賭癮者占不到人口的1%。

不過她懷疑由於科技普及,可能有某些因子導致風險增加,「供應量越大,你看到的需求量就越大。」此外有些線上遊戲和手機應用軟體從賭博行為獲得靈感,設計出讓人想一直玩的花樣,各國研究人員也對此憂心忡忡。其中一種就是「戰利品箱」,使用者要花錢購買才會知道箱子裡有什麼獎品。最近有研究指出,購買這類獎品與較嚴重的賭博成癮行為有關,如果抽獎時採用賭博公司愛用的「跡近錯失」(near miss)設計,也就是開獎時在你實際獲得的戰利品旁邊顯示你可能得到卻擦身而過的戰利品,這時與賭癮間的關聯性會更加強烈。

然而Bowden-Jones指出,科技進步也有助於部分賭博成癮的人。現在有軟體可以協助人們擋掉賭博相關網站,也有銀行app讓我們只需要切換開關,就無法將錢花在賭博上。她深信這是一大進步:以前鼓勵人們將財務交給另一半管理,但這樣會使雙方產生壓力,而且有強力證據顯示易增加家暴風險。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當大眾注意力轉移到賭博和電玩等行為成癮,英國年輕人的物質濫用情形,尤其是吸菸和飲酒,似乎有下降趨勢。West認為也許他們是從一種有風險的行為轉移到另一種行為上。

設定界線

真的越來越多人有成癮問題嗎?很難說,部分是因為目前對於電玩成癮這類行為還沒有標準的診斷方式,也沒有大規模的調查研究。如果只是看到許多人在大眾運輸、在社交場合,甚至是走在路上時抱著手機不放,並不足以表示我們已經成為網路成癮的國家:並沒有每個人都因為玩手遊而失業,或因為掛在網路、社交媒體上而與親近的人疏遠。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在審查各種證據以及與專家討論之後,於2018 年宣布將電玩成癮列為精神疾患之一。有些研究人員擔憂此舉會過度診斷打電玩行為,或使之病態化;英國國家健保局並未提出電玩成癮的治療方法,原本要建立的實驗性治療診所也耽擱了,顯然我們完全不清楚有多少人真的電玩成癮(編註: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顯示,台灣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但可見絕大多數的電玩玩家不會因為打電玩而損害健康。

至於那些擔憂成癮現象的人,可以觀察自己或周遭的人是否出現警訊,也就是愉快活動轉變為強迫型行為的徵兆。Bowden-Jones指出,可能需要注意的行為如孤立、對原本喜愛的活動興趣缺缺、將自己從原本愉快的家庭生活中抽離、學校成績下滑等等;不過有些是青少年的正常行為,Bowden-Jones表示,因此要特別針對行為造成的負面結果,尤其是出現孤立行為時,「比方說不再與父母或同儕一起吃飯,也不上學。」

如果有人想要降低自己對某種行為的需求程度,West有些建言,「與其訂定有彈性的規範,不如設定嚴格界線,更容易達到自我控制。」若能嚴以律己、決不跨越界線,即使真的稍有差錯,依然能回到正軌。(完)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

(Visited 43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