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alink

分享至

Neuralink

撰文/《BBC知識》Discovery專欄│譯者/賴毓貞
轉載自《BBC知識》2020年3月第103期

Neuralink是什麼?

馬斯克希望可以光用想的就能操控機器,因此去年他與團隊宣布,他們研發出了可以被編進腦袋裡的超細「絲線」,偷聽神經元說些什麼。另外,Neuralink也打造出一台可以在神經外科醫師監督之下進行精密手術的機器。馬斯克在2016年初成立這間公司時,說他希望可以幫助人們在一個AI超越人類智慧的世界裡競爭,增幅我們的「頻寬」。然而在發表這項新聲明之後,研究團隊已將注意力轉到幫助腦部罹患相關疾病的病人上。

如何運作?

首先必須將四平方公釐大小的N1晶片植入腦袋裡,晶片上有許多比頭髮還要細的絲線負責與腦細胞聯絡,它們被置於腦中重要神經元附近,能夠偵測它們之間傳遞的訊息,記錄每一次神經脈衝並發出訊號來刺激神經。Neuralink表示,N1能夠同時連接1,000個腦細胞,而一名病患可能會植入多達十個N1晶片。

晶片以無線方式與掛在使用者耳朵上的穿戴式裝置聯繫,裝置長得有點像助聽器,裡面有藍芽無線電和電池。Neuralink表示,第一代裝置將採用傳統的神經手術植入腦中,不過最終將可由機器人進行手術,從小型創口安全地植入晶片,而且幾乎不會感到疼痛。

這項技術有望治療什麼病症?

它有望幫助因大腦無法與身體其他神經聯繫而使神經系統功能受損的病症,包括癲癇和帕金森氏症,還有因脊神經受傷而導致半身或全身癱瘓的患者。

它必須一直留在腦裡嗎?

很遺憾,為了記錄每個訊號,我們必須儘可能靠近每一條神經,而超過60微米就無法完整偵測到每一次脈衝。

有沒有風險?

Neuralink 需要從現有腦機介面的成敗經驗中學習。連接電極與晶片的絲線必須是柔軟且可彎曲的材質,方能避免傷到周圍的腦組織。此外,若要將這項技術用於可能因其他病症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不全的患者身上,也會有相關的手術風險。

馬斯克向他的聽眾再三保證,將來植入這項裝置時,會像進行近視雷射手術一樣安全,不過Neuralink還在等待FDA核准,這是上市之前的必要步驟。這項技術的風險不只與健康有關,社會各界也需思考該如何處理N1記錄到的資料:監測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和情緒,是否符合倫理道德?

何時才有可能實現?

馬斯克希望可以在2020年就開始人體試驗,不過有人說這是個非常樂觀的想法。在發表會上,Neuralink的執行長馬可思・霍達克(Max Hodak)說,將會以因脊髓損傷而四肢癱瘓的患者作首批試驗,屆時每名患者將植入四片晶片,最多可連接4,000個神經元。

這項科技不僅能幫助失能患者,馬斯克希望它有朝一日可以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人類成為可與人工智慧共存的生化人─他相信人工智慧是幫助人類存活下去的必要科技。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

(Visited 1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