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如何推動西南亞狩獵採集者轉向農業定居生活

分享至

農業的出現是人類漫長文明發展過程裡的重要事件,學界過去對農業的起源曾有許多理論解釋,但在缺乏全面性的考古和氣候環境資料下,往往難以驗證。以色列研究團隊根據該國北部呼拉河谷出土的植物遺跡,重建當地距今20,000至10,000年間的氣候模型,指出當地在新仙女木期氣溫、降雨的劇烈波動,是導致游獵採集者轉向農業的主因。當時的平均雨量僅較今日水準略低,且全年分布平均,仍有利於植物的生長,游獵採集者全年仍有充足資源可供攝取,對生活周遭資源的熟悉也為下階段的馴化發展帶來契機。

圖片出處:Creative commons

編譯|江柏毅

在人類的文明進程中,農業發生的時間非常晚近,在已知全球六大起源中心中,西南亞肥沃月灣、東亞大陸(黃河、長江中下游和遼河流域)和新幾內亞高地出現的時間較早,約距今11,000至9000年,美洲(尤其是中、南美洲)則因考古工作有限、遺留保存環境較差等因素,年代上限較不明確,約距今9/8000至5000年。農業是文明進程的重要事件,因為它帶動了人口的突破性成長、定居行為的普遍化、城市形成、階級分化、社會分工等一連串革命性轉變,是文明的基石,也因此人類為何選擇放棄既有的游獵採集,改以農業作為主要生業模式,始終是考古學的研究核心。

農業起源的論述最早見於現代科學萌芽階段的十九世紀末,維多利亞時代晚期的學者們天真地以為農業源自於某位天才的發明,但這般看法顯然沒有根據,現代考古學在二十世紀初的開展,始為農業起源問題帶來曙光。

西南亞是考古研究較早深入的地區,因此早期的農業起源論述都植基於此。著名考古學家戈登・柴爾德(Gordon Childe)曾於1936年提出著名的綠洲理論(The Oasis Theory),推測農業的發生與更新世末期北非、西南亞漸趨乾旱有關。他認為乾旱可能迫使當時人群和動物的生存退縮至若干綠洲,在此限縮環境下人與動物因長期接觸而逐漸熟悉彼此習性,進而導致後來的馴化。柴爾德最初僅論述動物馴化,直到1952年才又補述了類似的植物馴化過程。氣候環境變遷其實只是他的推想,並未有考古和古環境證據支持(註一),致使許多美國考古學家在上世紀40年代末與動植物、環境學家合作,前往札格羅斯山脈(Zagros Mountains)南緣進行發掘,以驗證該理論,最終由為首的羅伯特・布萊伍德(Robert Braidwood)另提出著名的山邊假說(The Hilly Flanks Hypothesis)。山邊假說主張農業起源於肥沃月灣氣候環境優越的邊緣山地(註二),不同意氣候環境變遷是導致農業發生的主因,認為農業似乎是社會在逐漸發展出文化差異和專業化後不斷致力於嘗試馴化的歷史必然,因為當時在肥沃月灣山地邊緣長期從事游獵、採集活動的住民其實早已非常了解他們未來所欲馴化對象之習性。山邊假說迄今對許多農業起源理論仍深具啟發性。

隨著全球其他農業起源中心的陸續發現和考古學理論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蓬勃發展,考古學家對農業起源的論述也轉趨多元,研究對象也不再侷限於肥沃月灣,主要的新理論包含了人口壓力論、自然演化論、盛宴假說(The Feasting Hypothesis)和人口資源關係避險論、氣候環境變遷論等。這些理論或忽略了氣候環境因素,或建立在未經檢驗的假設以及零星、不具地域普遍性的考古證據下,在缺乏全面的氣候環境重建認識下也無從有效檢驗,因此都無法獲得學界共識。目前考古學家也意識到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理論能夠解釋全球各地的農業起源,僅較認同農業應是人類在各種選擇壓力下的生業模式決策。

為了更全面探討西南亞肥沃月灣的農業起源,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Tel-Hal College和法國蒙佩利爾大學研究團隊根據以色列北部呼拉河谷(Hula Valley)古哈拉湖畔Jordan River Dureijat遺址發掘的植物遺跡,重建了距今20,000至10,000年間當地的氣候模型,發表於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期刊的論文指出,當地在新仙女木期氣溫與降雨的劇烈波動是導致游獵採集者轉向農業的主因。

台拉維夫大學Dafna Langgut博士表示,根據氣候模型,距今20,000年前黎凡特(Levant,指地中海東岸的近東地區)正處於末次冰期尾聲的低溫高峰,但當地並未有冰川覆蓋,氣溫也僅至多較今日低約攝氏五度,年平均降雨則僅較今日少約50mm。過了5000年,全球暖化現象使得當地氣溫與降雨都開始回升,耐熱樹種,如橄欖、夏櫟、黃連木,也開始生長擴散,越來越舒適的環境使得當地後舊石器時代(Epipaleolithic)晚期的納圖夫文化人(Natufian)由游獵、採集改採以年計的長期定居性狩獵採集方式維生,並投入資源建造石造屋舍與糧食儲存設施。之後來到後舊石器時代尾聲(約距今12,000至11,000年之間),儘管全球又再度進入新一階段的寒冷乾燥期(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黎凡特儘管也發生顯著氣溫下降和氣候劇烈變動,但年平均降雨僅較今日略低,且全年分布平均。

此現象仍有利於一年生及多葉植物的生長擴散,人群即便退回到游獵採集的生活模式,全年仍有充足資源可供攝取,對生活周遭資源的熟悉也為下階段的馴化發展帶來契機。

 

註釋:
註一:日後研究證實更新世末期北非及西南亞的降雨其實是逐漸增多,而非乾旱。
註二:研究團隊透過發掘發現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邊緣山的的氣候環境不如兩河流域沖積平原熾熱乾燥,也不如山地寒冷,且土地肥沃充滿水源,足以滋養各種動、植物。

 

參考資料:
2021. 11. 22. Tel-Aviv University. How climate change goaded the transition from nomadic hunter-gatherers to settlement and farming societies.
2005. Chris Scarre, Chapter 5 Holocene Europe, in Chris Scarre (ed), The Human Past, pp. 188-89.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2004 Brian Fagan, People of the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World Prehistory, pp. 215-230. Upper Saddle River: Pearson Education.

(Visited 12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