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COVID-19,污染恐懼與人們衛生安全行為的關係

分享至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撰文/蔡岷哲

●隨著疫情出現增加的擔憂與衛生安全行為

時序進入2021年已有好一陣子,然而在去年年初蔓延開來的COVID-19疫情卻未見平復,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即使相關疫苗陸續上市,仍有不少國家苦於對抗不斷變種的病毒體。談及對抗疫情,約莫在疫情初期,各國衛生單位陸續發布相關的衛生行為準則,像是勤洗手、不亂觸摸公共場合物品或是建議配戴口罩,而我國的疫情指揮中心也在去年四月公布建議維持社交距離的訊息。雖然前述的行為已成為目前人們生活的一部份,但過度的聚焦這些行為,卻也可能導致部分個體的困擾(延伸閱讀:<當世界開始強調個人衛生:從 COVID-19 看強迫症狀)。來自美國范德比大學的心理學者Kelly A. Knowles與Bunmi O. Olatunji,便對能夠預測人們從事這些行為,以及對於COVID-19的焦慮相關因子感到好奇,並於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發表研究。

Knowles與Olatunji表示,人們因疫情而出現的焦慮具有其適應性的意義,畢竟這是前所未有的病毒威脅,且在疫情初期,相關的解藥與疫苗皆尚未明朗。而他們表示,人們對於汙染的恐懼,似乎與疫情之下的焦慮有所關聯。汙染恐懼指的是人們對於物品/場所/情境等,可能對自己造成髒汙或是感染而出現的恐懼。儘管這份恐懼可能使得人們更致力於從事相關衛生安全行為,也將能降低在當前疫情威脅之下的風險,然而,過度、不符情境的從事這些行為,卻可能也導致個體感到不適。Knowles與Olatunji引用先前學者Olatunji等人的研究表示,過度的從事安全行為,可能使得人們出現對於健康的擔憂、焦慮,他們也因而產生好奇-究竟是焦慮導致相關行為的出現,還是這些安全行為使得對疾病的擔憂出現。

●對疾病的畏懼與衛生安全行為的關係

為了瞭解上述的疑問,Knowles與Olatunji在疫情初期,對一群大學生進行間隔一個月的追蹤調查,包含了解參與者汙染恐懼的程度、過度清潔行為、衛生安全行為(像是洗手、查找相關疫情資訊)的表現,以及對COVID-19與一般流感的擔憂程度。研究結果顯示,如Knowles與Olatunji先前預期,隨著時間的推進,參與者整體的過度清潔行為也有所上升;除此之外,參與者為了避免COVID-19而出現的焦慮或是衛生安全行為,甚至比起避免流感來的更多。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起初調查的污染恐懼程度,以及過度的清潔行為,並未能預測後續參與者的COVID-19焦慮程度,不過污染恐懼卻能預測參與者避免風險而出現的安全行為。

對於這些發現,Knowles與Olatunji表示,前述的因子之所以不能預測疫情有關的焦慮,除了整體樣本的規模,也可能是因為受其他更多的有關因子影響,像是當下的媒體對疫情的報導,或是對於自身健康的關注表現等。而參與者的部分安全行為,像是頻繁查找相關疫情資訊等,則可能是受到焦慮所影響,用以調節自身的擔憂想法。不過,Knowles與Olatunji也表示,過去的研究發現,即使有高比率的民眾遵循衛生安全行為,但同時有明顯擔憂個體的比率卻不高,顯示可能有其他因子驅使人們從事這些行為,他們便認為,未來應待更多的研究針對有關的預測與前置因子進行探討,並對於受到困擾的個體思考有關的介入方式。

參考資料:

(Visited 1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