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外界公不公平?這可能與焦慮症狀有關係

分享至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撰文/蔡岷哲

●公平不公平?人們的公平敏感度

面對不公平的事情或是對待,你會有什麼反應呢?是欣然接受、視若無睹,還是隱忍在心中呢?無論你的答案是何者,在2020年於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刊登的研究,來自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的學者Bondü和Inerle表示,公平敏感度(justice sensitivity, JS)很可能與人們焦慮症狀有關聯。

Bondü和Inerle根據過去的研究指出,公平敏感度指的是當一個人面對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境時,對外界所做出的反應。而公平敏感度,則可以進一步區分成不同的類型,例如聚焦於自身身上,認為自己的權益被剝奪的「受害者類型(victim-JS)」;擔心他人權利受損的旁觀者類型(observer-JS);認為自己不該獲得某些好處的受益者類型(beneficiary-JS),以及擔心自己的作為會侵害到別人權益的犯罪者類型(perperator-JS)。這些不同類型的公平敏感度也具有明顯差異,就像受害者類型,就明顯比起其他三者類型的公平敏感度,更看重自己的權益。

近年公平敏感度受到部份學者的關注,像是Schmitt等人,就發現公平敏感度與神經質性的人格特質有關;也有不少研究進一步發現,不同類型的公平敏感度與內化症狀(如:憂鬱症狀、焦慮症狀等)存在著正向關聯。Bondü和Inerle提到,社交焦慮症狀的病理,牽涉到個體對於外界環境的認知,例如擔心自己受到拒絕,或是預期會有負向的結果會發生;而公平敏感度高的個體,在認知歷程上也具有相似的表現,像是擔心會有不公正的事情發生,或是對於事情的發展具有高度警覺性等。鑑於過去的學者們較少探討公平敏感度(尤其是受益者類型)與焦慮症狀和社交焦慮症狀的關聯性,Bondü和Inerle便希望了解公平敏感度在心理病理學上的意涵,以及其他延伸的研究問題。

●公平敏感度與焦慮的正向關係

Bondü和Inerle透過網路招募了一千多位參與者,並邀請他們填寫一系列研究問卷,最後針對其中904位符合條件、平均36.4歲的參與者進行分析。分析的結果發現,所有四種類型的公平敏感度,都與焦慮症狀或是社交焦慮症狀,有著明顯的正向關聯。其中受害者類型更可以預測前面提到的兩種焦慮症狀,而受益者類型則能夠預測社交焦慮症狀。值得注意的是,Bondü和Inerle在研究中,其實也考慮了年紀、性別,與國家別等因素,而他們發現即便納入這些變因,公正敏感度仍是與焦慮症狀有明顯的關聯性。

至於為什麼公平敏感度會與焦慮相關症狀有正向關聯?Bondü和Inerle對此提出一些解釋。公平敏感度可能與負向情緒的出現有關,並會擔心在未來自己的權益受損,這些對於外界人際互動的預期性擔憂,也可能增加個體的不適感受。此外,公平敏感度也與個體對事情的不斷反芻/思考有關,而反芻也被認為與負向感受或情緒問題的出現有關。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Bondü和Inerle表示這份研究由於是採用單一時間點的研究設計,所以並不能對公平敏感度與焦慮症狀之間的關係進行因果推論,換言之,前者可能是後者的原因,也可能是結果。因此,未來仍有待其他的研究者,以縱貫性的研究方式來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

 

參考資料:

  1. Bondü, R., & Inerle, S. (2020). Afraid of injustice? Justice sensitivity is linked to general anxiety and social phobia symptom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72, 198-206.
  2. Schmitt, M., Gollwitzer, M., Maes, J., & Arbach, D. (2005). Justice sensitivity.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1, 202-211.
(Visited 9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