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少年發展一窺嗜食與暴飲行為

分享至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文/蔡岷哲

●複雜的失序行為:嗜食與暴飲

當壓力排山倒海而來時,你是否想大吃一頓來安撫自己的焦躁心情?當心情鬱悶不樂時,你是否經常帶著一手啤酒買醉到通宵,來忘卻心中的牽掛與憂慮呢?

在DSM-5的飲食障礙症範疇中,嗜食(Binge eating)是飲食障礙的主要症狀之一。在臨床診斷中,嗜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與個體的體重增加有關,導因於個體對於自身的飲食行為失去控制,且即使身體沒有進食需求仍無法停止進食,並且與後續負向的情緒感受,如愧疚、罪惡感的出現有關。暴飲則是個體在單位時間內攝取過多酒精的行為。眾所皆知,過量酒精對個體的生心理狀態都有所影響,像是酒精蘊含著高熱量,並對於個體的認知功能或是行為決策都有所損害。當酒精成癮後,更會因為戒斷症狀而使得個體的生活功能出現問題。那麼,對於一腳還在學校,另一腳不久後即將踏入社會的青少年而言,甚麼樣的因子會是他們於未來出現嗜食與暴飲行為的風險因子呢?

在2019年的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期刊中,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與南加州大學的學者Melissa Simone等人,就以長期性的資料去探討上述的問題。他們認為在看待嗜食與暴飲行為時,可以用行為、個人內在與社會文化的觀點去解釋。這些行為可能是因為個體對於食物與酒精失控現象所致,或是個體用來因應內在的情緒與負面感受;而遭受歧視,或是對女性而言,身處於競逐纖瘦身型的社會脈絡之下,都是這些困擾症狀出現的可能預測因子。有鑑於少有研究同時探討嗜食與暴飲的風險因子,且多數風險因子研究整合自不同的研究,使得類推力有限,Simone等人就以長期性資料進行風險因子探討。他們以一群於1998年接受調查的青少年(當時平均為15歲,近57%為女性)為研究對象,這些青少年在十年後再次被調查。在過程中則填了關於嗜食、暴飲、憂鬱症狀等因子的簡短問卷。

●風險因子,男女有別

資料分析結果得出,對於酒精或是食物失去控制的現象,確實與個人用來壓抑不喜歡的感受有關,而與嗜食與暴飲有關的危險因子則可以從行為、個人層次與社會文化層次解釋。對於年輕女性而言,知覺的無敵感(perceived invulnerability)為發展出嗜食與暴飲的危險因子。在橫斷分析中,研究結果則顯示,對於男性而言,憂鬱症狀是作為嗜食與暴飲的危險因子;相較之下,節食與對身體的關注則是年輕女性出現飲食相關症狀的風險因子。在社會文化的層次中,年輕女性閱讀與節食或是身體意象不滿的相關訊息與媒體,都是潛在的風險因子,然而親朋好友的支持則可以做為上述症狀的保護因子。與女性的調查大相逕庭,對於年輕男性來說,自我報告獲得較多的家人或是朋友的支持,以及對於身形的高滿意度,都有可能預測往後暴飲行為的出現。最後,有關暴食的獨特風險因子,則包括憂鬱症狀與低自尊等現象。

藉由這樣的長期性研究,作者根據結果提出對應建議,像是最重要的,許多個體常以嗜食與暴飲做為因應內在壓力或是內在負向感受的方式,但這最終仍導向不良的心理適應後果。而我們也可以依據對不同性別所得出的研究結果,設定針對具有獨特性的預防性策略。像是對年輕男性而言,關注他的負向感受與情緒,或是針對飲酒行為進行完善的溝通與教育,以及說明過量飲酒的危害;而對女性而言,過去研究主張可以透過增強個體的自尊以及降低對於身體意象的負向認知思考等,來減少暴飲與暴食行為出現的可能;除此之外,可以透過溝通與教導消除青少年所抱持的-自己不會面臨嚴重行為後果的信念,藉以降低風險行為的發生。

參考資料:

  1. Simone, M., Scodes, J., Mason, T., Loth, K., Wall, M. M., & Neumark-Sztainer, D. (2019). Shared and non-shared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of binge eating and binge drinking from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灣精神醫學會譯)。台北:合記。(原著出版:2013年)
(Visited 3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