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障礙症與疾病汙名內化

分享至

圖片出處 @pixabay

撰文|蔡岷哲

在心理健康逐漸起步的現今,仍然不時能聽到對疾病患者的歧視或是不理解。相較於貼上標籤,疾病的汙名化(Stigma)指的是進一步對被貼上標籤的族群出現歧視性的言語甚至是行動。過往一些研究則是發現汙名化會對許多疾病的症狀改善更加不利,甚至會有惡化的現象。來自澳洲雪梨大學的心理學者Scott Griffiths與其研究團隊,近年就針對患有飲食障礙症的患者進行數份關於汙名化的調查研究。

●汙名化與飲食障礙

常見飲食障礙症包括厭食症、暴食症以及嗜食症,其中女生罹病的比率又高出男性許多。飲食障礙症帶給患者的痛苦感受是相當顯著的,厭食症的患者會限制自己的進食狀況,並擔心體重增加,更會出現體重降輕的現象;暴食症的患者儘管會有短時間大量進食的症狀,然而他們會因為擔心自己的體重增加進而進行催吐等清除行為;嗜食症則導致了患者的體重出現增加的現象。2015年,Griffiths與其團隊發現,罹患暴食症的患者比較會知覺到自己是沒有控制力的污名化;男性的飲食障礙症患者知覺到的汙名則是與男子氣概、性別氣質較有關。

近年,Griffiths的研究團隊進一步探討個體接收到飲食障礙的汙名後,汙名化被患者內化後產生的不良影響。Griffiths與其團隊在2018年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發表一篇研究,旨在瞭解兩種汙名內化(stigma internalization)的機制—疏離與社會退縮,是不是會使知覺到汙名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飲食障礙症狀惡化的狀況。疏離(alienated)是知覺到周遭他人認為自己是愚蠢的;而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al)現象則同樣是因為患者知覺到大家覺得自己是愚蠢的,進而產生焦慮與其它負向感受而退出社會互動情境。Griffiths認為這兩種機制都會使得患者更容易產生症狀惡化的現象。

●將汙名內化之後

研究團隊透過對抗平衡(counterbalance)的設計,以網路問卷招募260名來自澳洲、美國與英國等地罹患不同飲食障礙症的患者。在參與者當中將近半數為厭食症患者、平均為二十多歲,且多為女性。透過填寫一系列的問卷,包含瞭解參與者的飲食障礙症狀、飲食障礙的汙名等,來了解汙名內化的影響機制。結果發現,飲食障礙症的汙名確實能夠透過疏離與社會退縮兩種汙名內化途徑,預測更嚴重飲食障礙症的症狀。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疏離的感受出現後,能透過社會退縮的現象出現,進而預測症狀的嚴重度。

這份研究對汙名化的影響提供了一個更細緻的觀點,也對於臨床上的介入提供一些思考方向,例如Griffiths建議有鑑於汙名內化的影響意義,在治療的症狀的介入中,可以從汙名的影響著手,將汙名帶來的影響重新框架以減少內化的可能性與不良影響。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仍屬於以相關與預測分析的橫斷式(cross sectional)研究,並不能進行因果關係推斷。因此未來仍有待長時間性的追蹤/縱貫式調查;Griffiths也提到受限於樣本的大小,因此未能夠針對在這份樣本中飲食障礙症的亞型來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究。

 

參考資料:

  1. Griffiths, S., Mitchison, D., Murray, S. B., Mond, J. M., & Bastian, B. B. (2018). How might eating disorders stigmatization worsen eating disorders symptom severity? Evaluation of a stigma internalization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51, 1010-1014.
  2. Griffiths, S., Mond, J. M., Murray, S. B., & Touyz, S. (2015). The prevalence and adverse associations of stigmatization in people with eating disor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48, 767-774.
(Visited 5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