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於新聞事件的記憶與判斷夠準確嗎?

分享至

撰文|王冠云

說到心理疾病,電影迷可能可以列舉出許多部和精神病患者有關的電影名稱,如早先的恐怖大師希區考克之《驚魂記》,到近年來的《黑天鵝》、《分裂》等,這些電影的類型許多都是歸類為懸疑片、驚悚片──似乎在閱聽眾的心中,精神疾病充滿了非常神秘而禁忌的色彩。

當今大眾的心理疾病知識來源主要取自於媒體,除了大眾娛樂媒體之外,在暴力事件有關的新聞事件中,記者常常會在新聞中提及肇事者的心理疾病病史。心理疾病和暴力事件因為媒體經常同時推播,使得他們之間的關係影響了大眾的認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媒體偏誤。因此,科學家們想要透過心理學實驗來驗證暴力事件新聞中若有心理疾病的資訊,會不會直接的影響了閱聽者的因果推論。

人們會自動組織記憶中的片段嗎?

Chan和Yanos在2018年發表的論文中,將172名受試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請他們閱讀一段暴力事件的社會新聞,在實驗組研究參與者所閱讀的新聞文章中,多了一句「Mr. Jone Doe有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的病史。」閱讀完之後,請研究參與者回答一些相關問題,諸如是否懷疑該嫌犯仍有心理疾病、是否有讀到文章中提及的心理疾病、該事件是否由心理疾病造成等。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共有43%的人認為該暴力事件由心理疾病引發、對照組只有2%的人如此認為;更有甚者,一個星期之後,請實驗參與者回憶該新聞事件,實驗組變成有59%的人認為該暴力事件由心理疾病引發、對照組則是有9%的人如此認為。

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在文章中提到心理疾病,非常容易讓人們直接去推論事件和心理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而人們之所以容易如此斷言,可能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個是「刻板印象促發(stereotype priming)」,另一個是「語用推論(pragmatic inference)」。

人們對於某些目標群體的刻板印象之活化容易變成汙名(stigma),而且刻板印象的活化不一定是人們能夠自主意識到的。而目前的調查指出,大多數的人們持有一個刻板印象,即認為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容易和危險行動有關。以思覺失調症為例,有60%左右的人認為思覺失調症會引發暴力行為,但實際上在美國有這種疾病的人當中,頂多也只有3~5%的人會有暴力行為而已。

至於語用推論的意思是一個人並不會去逐字逐句的注意到所有的資訊,而是去汲取整段資訊的要旨。也就是說,聽者並不會仔細地逐字聽出說者說的每一個字,而且聽者會用自己的知識還有上下文的理解來聽取別人的話語。因此,語言理解的重點在於那些已經存在的知識和意圖從中提取的資訊。

綜合刻板印象和語用推論的影響,在閱讀新聞時不是逐字地理解文章中提到的內容,由於對於心理疾病存有負面的刻板印象,加上文章中提到了相關資訊,因此閱聽者就自動推論了心理疾病和暴力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即使文章中提到了如嫌犯失業、持有槍械等其他資訊,也沒有導引閱讀到心理疾病的閱聽者往這個方向去思考事件起因,相較之下,若是沒有看到心理疾病病史的閱聽中,則是會把事件起因往別的方向去想,如藥物濫用、失業等其他因素──只是「有沒有」提到心理疾病而已,就對於閱聽者有莫大影響。

小心因果推論,做個聰明的閱聽眾

綜觀整個研究成果,由於刻板印象和語用推論的作用,在我們漫不經心的閱聽新聞、電視節目甚至是電影等媒體時,都可能會有不適當的因果推論,忽略了事件與事件之因果關係需要客觀事實的推理,才可以有效的指出事實的真相。此外,還有兩個概念在這個研究中雖然沒有顯著效果,但是也可能是造成這個不當推論的因素,即認知需求(need for cognition)以及接近性需求(need for closure)。

認知需求是人們傾向希望讓世界更具有理性、更有條理,因而會自動編排有因有果的故事;接近性需求是人們不管是否正確,都偏好想要得到一個答案。這兩個概念可說是人性中的弱點,如果我們沒有注意到自己可能會產生這樣的偏誤,就有可能隨著媒體起舞,隨意將媒體提供的各種事件的碎片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拼圖,以至於錯殺了認清真實答案的機會。更可怕的是,若加上時間延遲,扭取的記憶更容易受到刻板印象和語用推論的擺布,這一點也是需要注意的。

 

參考資料:

  1. Chan, G., & Yanos, P. T. Media depictions and the priming of mental illness stigma. Stigma and Health, 3(3), 253-264. 2018.
  2. Ginny Chan, How accurate is your memory about a news article? APA Journals Article Spotlight. 2018.

 

加入好友

(Visited 2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