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衰的不是我」——小心落入樂觀偏誤陷阱!

分享至

■你認為自己是個安全駕駛,出車禍的機率比別人低嗎?你認為自己工作認真、唸書認真,被炒魷魚或被退學也輪不到你嗎?你認為自己健康狀況良好,比較不容易染上傳染病或是蛀牙嗎?如果你那麼有自信,可能要小心一點囉!你越是相信自己的努力,就越有可能引發不切實際的樂觀偏誤。

撰文|王冠云

●樂觀偏誤是什麼?難道我不能保持正向的生活態度嗎?

「樂觀偏誤」的概念,最早是1980年由Weinstein提出,研究者將日常生活中的正向事件(positive events)以及負向事件(negative events)列出來,請研究參與者評估。評估時,請研究參與者回答「和您同樣性別及年齡的他人相比,您認為您遭遇下列事件的可能性為何?」這個問題。回答方式是從15個百分等級描述(如:少掉100%、少掉80%、多了20%、多了40%等)中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最合適的答案。

研究結果顯示,人們傾向於認為「自己」遭遇不幸事件的機率比「他人」還要低得多,即使該事件是隨機發生在所有人身上的事件,人們仍然樂觀的看待自己的處境,而認為他人比起自己還要更加「倒楣」。然而,若是在這個社會群體中的每個人都認為自己遭遇不幸的機會比別人低、好事降臨的機會比別人高,其實是過度不切實際的樂觀,也是一個群體的「系統性錯誤(systematic error)」。就整個群體而言,終究都還是有一定的比率的人會發生諸如心臟病、中風、車禍等不幸事件,也一定只有某部分的人可以順利升遷、擁有高起薪、找到喜歡的工作,「樂觀偏誤」的人們會忘記自己也有可能成為倒楣鬼,或是忘記自己並不一定是那個幸運兒。

你如何確定自己得到幸運的機會比別人高呢?如何確定自己比他人更不容易遭遇負面事件呢?

●政府健康政策的推行,也會受到樂觀偏誤影響

 整個群體中的人,若是都持有「樂觀偏誤」的想法,將會對於政府推行健康管理政策造成莫大的困擾。以新流感為例,人們傾向於認為他人比起自己更容易感染,因此會降低接種H1N1的疫苗,或是以男性的前列腺檢查推廣為例,若是傾向於認為自己比起讓人健康,對於接受檢查的意願也會較低。如果社會上的多數人都保持著樂觀偏誤的想法,那麽政府在執行這樣的公共衛生宣導時,會窒礙難行,如果人們過度樂觀地看待自己的得病的機率,將會認為媒體與政府只是在「危言聳聽」。

而不論是疾病、意外或是社會議題等有關事件,會影響樂觀偏誤的高相關因素有三個,除了「樂觀主義」作用之外,「感知的可控制性(perceived controllability)」以及「刻板印象顯著性(stereotype salience)」都和偏誤有關聯。因為「感知的可控制性」作用,如果該事件對於個人而言,需要付出許多過去的努力,而且事件本身看似可以「操之在己」,這時人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能力,並且過度有自信的認為自己應該能避免不幸並邁向幸運的康莊大道。而「刻板印象顯著性」的作用,指的是該事件在個體眼中,是否都只有「某一類」的人容易遭遇,比方說,如果抱持著「會蛀牙的人一定是那些平常吃很多甜食、手搖杯的人,我都吃鹹食、熱食,應該不會蛀牙吧」這樣子的想法,等於是讓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典型刻板印象進行比較,而忽略了自己的牙齒清潔習慣的問題,如此一來,也會影響到樂觀偏誤的形成。

●那麽有什麼辦法可以降低偏誤嗎?

為了不要讓自己過度沈溺在不切實際的樂觀當中,除了時時警惕自己之外,透過資訊的充分交流以及真實個人經驗的體驗,都能有效的減少偏誤。以疾病而言,人們應該廣泛的吸收各式各樣的資訊,政府若覺得衛生教育推廣很困難,也應該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以及切入點來加強訊息的傳播。而拜今日科技發展之賜,除了傳統上透過災害情境模擬等宣導,透過虛擬實境(VR)裝置也可以讓個體體驗不幸事件若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是什麼感覺,也是可以避免人們落入以為「不幸」總是離自己好遙遠,「幸運」總會出現在身邊的偏誤當中。

 

參考資料:

  1. Weinstein, N. D. Unrealistic optimism about future life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5), 806-820. (1980)
  2. Lu, H. Y., Andrews, J. E., & Hou, H. Y. Optimistic bias,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intention to undergo prostate cancer screening: A Taiwan study on male adults. Journal of Men's Health6(3), 183-190. (2009).
  3. 盧鴻毅、許富盛、侯心雅〈樂觀偏誤、自我效能、社會信任與新流感疫苗接種意願〉。《傳播與社會學刊》,第22 期,頁135–158。(2012)。
(Visited 11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