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入學機制系列(三):升大學機制的中心思想:「同學,我們不在乎你」

分享至

撰文|謝宇程

有人說從筆跡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看人看多了,會發現還真有三分道理。

同樣的邏輯,可以用在教育:要看出一個國家的大學是什麼樣的格局,對學生和對社會抱持什麼樣的使命感,你不必看它的校舍,不必看它的論文數,只要看它怎麼招生。

仔細分析歐美大學錄取學生的機制,和國內大學錄取學生的機制相比較,很難不感慨:從各種方面看來,國內大學處處透露了一個潛台詞:「同學,你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重要,我們不在乎你。」

不在乎什麼?不在乎學生有是否選到合適的主修,不在乎學生能不能發展最完整豐富的人生,不在乎學生是否能學到走向優秀必要的技能。

矇眼射飛鏢

如果了解歐美大學錄取機制,會發現內涵嚴謹清晰的邏輯:要學生選主修前,得先確認他們做好了準備。

先說美國,美國大學入學不必選主修。你看美國青少年電影,主角會歡呼:「我上哈佛了!」而不會這麼歡呼:「我上哈佛生物了!」

因此,美國大學選擇學生時並不是看特定專業上的實力,重視的是學生整體的潛力。美國大學會看學生的 SAT 成績 (語文推理和數量運作能力),加上「各方面」的高中在校表現 — 有潛力者入學。進入大學之後,可以有一到兩年自由選擇基礎科目,探聽了解主修的內容、更深思考自己的專業前途後,再決定自己的主修。

英國的模式大為不同,在申請英國大學的時候就要選好主修,入學後要一頭栽進專業領域的深度課程,甚至沒有我國所謂的「大一共同必修」這類課程設計。但是英國並不是放任高中生瞎挑亂選。高中生在申請大學前,就會給學生好幾年的時間自由選課,讓自己的志向逐漸收歛清晰,而且針對專業主修打下一定程度的基礎。

我看過英國高三學生課表,他們每學期只修四到五堂課,而且已經聚焦在自己大學想讀的主修上。在申請大學時,他們要經過全國性的考試,但總共有超過四十餘個考科,學生要依據日後的主修方向選考不同的科目,還有嚴格的面試過程。這一整套體系和流程,幫助高中生在挑選主修的時候做好了最佳準備。

英美的模式雖然外表殊異,但卻在核心精神上相同:要學生做選擇前,要先確認他做好準備。

而東亞(包括我國)就完全不一樣了。在高中階段幾乎不允許學生依志趣自行挑選課程,升學時最重要的能力指標是大考成績,而大考的科目也極少分殊。學生無法在選課和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找尋自己的特質與目標,絕大多數領域大學教授無法判斷哪些學生能力與志向上較為合適。但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卻要學生求升大一入學的時候就選擇科系,並且面對之後的一連串條件和要求。

這樣子的升學體系,潛台詞說得很明顯 — 我不在意你是否準備好,我要你選擇你就得選擇;我不在意你後來學習是否符合志趣,我不在意你的所學日後有沒有發揮作用,我.不.在.乎。

因此,年復一年,大學新生像是矇眼射飛鏢一樣地選填了科系。

跋涉冤枉路

關於人才培育,有一件事情早就是智識界的共同認知:「記憶知識的重要性愈來愈低,擅長考試並不是(唯一的)重要能力,溝通、合作、領導、創造、體能、眼界、性格素質、人生目標…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人才指標,都是教育的培育重點。」

歐美多數妥善經營的大學,已經把這項共同認知融進了他們的招生錄取程序之中。但國內仍是說一套做一套。

以劍橋大學當例子,學生申請的時候需檢附的資料包括:

  • 在校學業成績
  • 學校推薦信
  • 個人陳述
  • 任何撰寫作品
  • 各主修要求的測驗成績
  • 情境資料
  • 如果通過第一關,將有面試

當一個學校想要看出學生「溝通、合作、領導、創造、體能、眼界、性格素質、人生目標」的真實狀態,就要仔細理解他在高中做了什麼事,參加了哪些活動,為什麼參加這些活動,從中有什麼收獲,有什麼反思自省,對未來有什麼期望,為什麼有這些期望,他又要為這些期望做些什麼…。如果一言以蔽之,要像看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去了解他,要以挑男女朋友、或是觀察媳婦、女婿的方式全面地觀察他。

測驗成績可看出學生在某個學業領域的學習成果,但學生整體而全面的發展程度,就是從學生的自我陳述、學校推薦信、撰寫作品之中看出端倪,以及在面試過程中洞悉判斷;就是需要花心力,花時間 — 當學校在乎。

在東亞(包括國內),大學幾乎用一個考試成績來決定哪些學生可以入學 (甚至不介意那個考試的品質低劣,只有選擇題),而且不要求、不期待、不考量用更完整的方式評價學生,以及進而推動更完善的高中教育品質。

這樣子的升學體系,潛台詞說得很明顯 — 我不在乎學生只是考試機器,不在乎高中階段忽視學生全面的發展,不在乎學生未來的個人發展以及對社會有沒有貢獻… 我.不.在.乎。

那,大學到底在乎什麼?

大學到底在乎什麼?

大學在乎的是:用最少時間和精力打發掉這個流程 — 能用電腦計分就不要人工閱卷,能閱卷打分就不要面試,招生和錄取的工作能推就推。

較富盛名的大學,重視的是招收到大考成績高的學生,為的是自己的面子;較沒地位的大學,用力爭取學生前來註冊繳費,為的是入袋的銀子。沒什麼學校,真的關切那些走入校門的,一位一位活生生、呼吸著,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感受有一輩子前程的學生。

說到底,這些大學,以及在其中工作、主導學校事務的教授,可以說是目光如豆。今天他們不在乎什麼學生入學,明天他們就要面對特質志向不合適、沒有學習動機、缺乏整體才能的學生。今天他們不把「人才培育」放在教育事業的第一位,他們就在葬送、在殘害自己所生活的社會與國家。

 

相關閱讀:
高教入學機制系列(一):選錯科系、教錯學生,怪誰?
高教入學機制系列(二):英國大學,不把「升學制度」放在眼裡?

 

加入好友

(Visited 1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