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距衰亡的距離】(五)衝刺的車,同時修引擎?談高教需要的「生產管理」

分享至

撰文|謝宇程

日前,一個被瘋狂轉傳的網路影片中,一個饒舌樂手控訴教育:「兩百年來,人類各方面都進步到飛天了,教育方式卻依然如舊。」如果這個指控成立,大學不僅在「研發」功能缺失,在「生產管理」上更是斷鏈了。

在許多企業,會有「生產管理」的部門。這個部門是做什麼的呢?大致來說,這個部門是做所有關於生產的規劃。

短期而言,「生產管理」所規劃的是從出貨時間與出貨量向前推算:需要多少原料部件,要什麼時點送達,需要多少預備資金,需要多少人力,什麼時候抵達崗位…。

長期而言,生產管理也需要與研發端協力,不斷調整生產線以製造新的產品,優化流程用新的技術降低生產瑕疵、減少成本、增加效率。簡單來說,生產管理部門,不但要負責公司能如期、如質、如量產出商品,還要在達到生產效果的前提下,不斷做生產流程與成效的改善。

聽起來,有沒有和教育改革有點像?

●改善當然不會自動發生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有提到大學也應該要有「研發」職能,進行教育目標、教育系統、課程架構、人事與組織、教學與評量方式的研發。但是研發出來,見解還在非常少數人的手中,甚至還不完全確定能夠「量產」、「落地」。這時候,「生產管理」功能應該出場,將研發出來的新模式、新方法,加以挑選、轉化、應用、適應落實在真實的教學環境之中。

在台灣,無論大學或國高中,都有一個現象 — 也許少部分教師有熱忱於教學,不斷嘗試與進步,走在很前面,但是大部分的教師,在教學心態與方法上是多年不變。即使校長或其他學校主管支持改革,也無法影響那些冷漠被動的大多數。

困難與瓶頸通常在於,革新總是困難的。當研發單位針對目標,找出(設計出)一個似乎可行的新方法,常常在試行的時候就會碰到很多障礙。真正做出成功的教學創新,通常需要一個有「工匠精神」的教師,針對教學的每個環節不斷嘗試、打磨、設計,並在失敗中提取教訓,投注到下一階段的改善中。

一個主動、有能力、有意願的人,投入教學革新都那麼難了,要用行政與制度力量要求其他人,居於被動、被要求的立場來做教學革新,就更難了。教育的改變,是絕不可能用一紙行政命令,三個要點,五個步驟就達成的。每個課程不一樣,每個學校與學生情境不一樣,每個教師的個人特質不一樣,他就得用自己發展出最適合他的處境的教學模式。

以學校為單位的教育目標、教育系統、課程架構、人事與組織…這些方面的革新也是相同的。只要嘗試,就有不確定性,只要有風險,就可能失誤或是失敗,只要困難而且有風險,就必然難以推動。大學如果要推展教學的革新,就勢必要有類似「生產管理」功能的部門,來導入與推展革新事務。

●推廣改革的系統性方法

僅僅設立部門是不足的,這個部門具體來說要怎麼做呢?我曾經聽過幾個學校、企業革新的案例,都有類似的模式,也許可以作為參考:

1,自願試點:在改革只有概略構想,而沒有實際的成功方案,也沒有確定可行的步驟方法的階段,不能揮大旗要求全面採行改革行動。這時候,要用「徙木立信」的模式徵求勇士:實驗共創,事成有賞,事敗不罰。在這樣的模式下,將會鼓舞原本就積極進取的教師成為先行者、領頭羊。

2,協力共創:其實,教師要維持日常的教學,就已經接近飽和工作量。教學的革新,必有方方面面的困難,包括新教材、新課程、新教法、新評量的導入,也包括化解每天教學上的磕磕碰碰。教師一個人難以周全地處理。教師遇到有困難的時候,需要有研發和生產管理部門成為後盾,找尋方法與資源一起突破。

3,團隊擴散:任何創新教育模式,都需要三到四年才能孕育調整成熟。在此之後,整套流程以及教學經驗,將會有很高的擴散價值。當然,在教學上並不可能「全盤複製」– 同一個大學,同一門課程、同一個教師,前一年和後一年的課都不太一樣了。可以做到的是,由成功創新的教師領頭,組織教學團隊,納入其他教師,在協作過程中,手把手傳授經驗,協助化解教學上的難題。

4,評量獎勵:當領銜新創的教師已經帶出一批同伴,把新教育模式運作得成熟上手,這時候可以一邊擴展複製經驗的團隊規模,一邊進行成效評比 — 如果新方法有效,在評比上會顯著改善。這時候,將會再吸引一波人加入參與。這時候,方案已成熟,操作方式更完整,而且有不少成功案例,後來參與的人將會更心服口服。

5,評量責難:在評量獎勵階段運作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將正向獎勵,逐步改成負向責難。在這時候,多數人都已經搭上改革的列車,都付出了努力,都已經做出成效。在這時候,還不參與改善的人,如果他自己的成果也是很好,大家沒話說。不然的話,如果公平的評測出來,他的成果就是不如別人,予以責難,也是應該的,也會得到所有同事的支持。

當「生產管理」部門循以上的模式,先試點再推廣,先研發後培育,先獎勵後懲處,這樣的模式,通常可以較穩當地推行操作面的整體改革。

●不靠良知,靠系統

在教育場域,不從事具體的產品生產,學校裡從事教育模式革新推廣的部門,當然不會叫「生產管理」。它可能叫做「改善推廣」,或是任何合適的名稱。但既然教育領域幾乎沒有這類的功能,我就還是先以「生產管理」來稱呼。

在一般企業和工廠之中,要負責生產模式改良的部門,最好是對整個生產流程有認識與經驗。教育體系的「生產管理」部門該挑選的成員,也應具備熟悉實際教學,有教育創新經驗與實蹟,也有改善教育的熱忱與行動力。

無論在哪裡,改革總是在衝刺的跑車上修引擎,不但有風險,而且難度很高。而「不改善」卻並不是個選項。改善的管理和推動機制,是一個必需妥善思考的系統性問題。

 

加入好友

(Visited 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