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藝廊】2017年科學照片大賞

分享至

■從未知的巨觀宇宙到小至肉眼無法瞧見的微生物,科學研究進展總是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向前突破。Nature 期刊近日選出了 2017 年度「最佳自然科學照片」,攝影師們可謂是「上天入地」,用最真實的影像帶領我們窺探未知迷人的世界。

資料整理 / 陳雅婷

●百年一遇日全蝕

Credit: David Klutho

2017年天文景觀大事記中,8月在美國登場的日全蝕可說是最受矚目。這場天文盛宴率先於美國西北部奧勒岡州登場,之後橫跨美國東西岸,形成長約112公里的「日全蝕帶」。此張照片即是於密蘇里州佩里維爾(Perryville)所拍攝的日全蝕過程。

 

●來自地獄的絛蟲

Credit: Teresa Zgoda/Nikon Small World

這個看起來像是科幻電影或惡夢才會出現的生物,其實是放大200倍後的「豬肉絛蟲(Taenia solium)」,也稱「有鉤絛蟲」或「鏈狀帶絛蟲」。主要是透過豬隻寄生於人類小腸中。此張照片同時獲得2017 Nikon 顯微世界攝影比賽第四名。
2017 Nikon 顯微世界攝影競賽作品

 

●一路向上

Credit: David Green/RPS Images for Science

照片中乃是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觀察方解石晶體,晶體表面因與蛋白質結合位置的區域特異性,形成了這幅有趣的結構。

 

●隱藏色調

Credit: Craig Burrows

一般狀況下,許多單眼相機會配載UV鏡過濾陽光中的紫外線,讓呈像色調更為精準。但攝影師Craig Burrows 反其道而行,採用紫外線誘導植物產生可見螢光(ultraviolet-induced visible fluorescence)來拍攝。Craig Burrows使用365 nm的LED燈,並僅讓紫外線和紅外線穿透,藉以激發自體螢光,再搭配黑色背景,便成了這般超現實美感。
Craig Burrows攝影作品

 

●海底順風車

Credit: Michael B. Hardie/Smithsonia

攝影師Michael Hardie於夏威夷附近水域拍到這張章魚搭乘海龜順風車的有趣景象。這張照片同時也入圍第14屆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攝影大賽「Nature World」決賽作品。

第14屆史密森尼學會攝影競賽作品

 

●地平線彼端剪影

Credit: Reuben Wu

3月份的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地平線之下的陽光恰巧描繪出「聯合極軌衛星系統」(JPSS-1)的地面接收站剪影,遼闊無垠的雪地上映射絢麗空靈的光芒,彷彿與世隔絕。

 

●花火之舞

Credit: Robert Lamberts/Plant & Food Research

照片炫麗的影像,是靜電紡絲(Electrospinning)進行的過程,亦即電荷從液體中抽出極細(微米或奈米等級)的纖維。該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奈米製程技術,其纖維結構及直徑大小可調控外,亦可根據材料特性不同,應用至不同領域,如液體及氣體過濾、生醫產業、電子產業等。

 

●一沙一世界

Credit: Jian Han

照片中是英國、中國和德國科學團隊,於陝西省所發現的最古老原始後口動物——冠狀皺囊動物(Saccorhytus coronaries)化石。它的外觀大小不到0.1公分,就像一般普通的小沙粒,但放在顯微鏡下,很難不驚艷於它的細節。已知這個化石至少有5.29億年的歷史,是來自寒武紀的早期後口動物,最顯眼的特徵莫過於有個大嘴,推測主要吞噬食物顆粒或生物。由於冠狀皺囊動物代表著很多物種的起源,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所以其意義格外重大,本篇研究亦發表於2017年《Nature》2月號期刊封面故事。
Meiofaunal deuterostomes from the basal Cambrian of Shaanxi (China)

 

●晶瑩剔透

Credit: Jesse Delia/Boston Univ.

一隻懷有身孕的「玻璃青蛙」 (Hyalinobatrachium colymbiphyllum),從體外清楚可見透明腹部中的卵。玻璃青蛙屬瞻星蛙科,由於皮膚透明,如同隱身於環境中,能巧妙避開掠食者,特殊的結構也容易清楚地看見心臟、肝臟和消化道等器官。

 

●細胞天平


Credit: Martin Oeggerli/micronaut.ch/ETH Zurich/University of Basel

近年來有許多可測量單一懸浮細胞或貼壁細胞質量的技術,但如何監測活體細胞不同時期的重量變化,就成了另一個挑戰。2017年,由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團隊所研發的細胞天平,就辦到了這件事。透過這個技術,可在短時間內測量活體細胞重量,此外也能監測隨時間變化的狀況,精準度可達到數毫秒和萬億分之一克。由於細胞重量是重要的生理指標,將來不論是追蹤細胞週期,甚至是病理治療,都有極大幫助。
How much does life weigh?

 

●重返地球

Credit: SpaceX

SpaceX在太空探索任務中的重要性及卓越成績,相信沒人會質疑。自2002年創立後,短短不到20年的時間,即成為規模成長最快、且身兼太空設備製造商與衛星發射供應商。SpaceX也一直致力於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其中,可重複發射的火箭便是很重要的部分,照片即為「獵鷹 9 號」(Falcon 9)成功降落於太平洋上的火箭回收台。

SpaceX 火箭「花式」爆炸測試歷程

 

●月宮365計畫

Credit: Ju Huanzong/Xinhua

2017年5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式展開名為「月宮365」的計畫,共8名志願者分別進入「月宮一號」進行長達365天的實驗。「月宮一號」由一個居住艙與兩個植物艙組成,主要目的是模擬研究人員在月球上的封閉空間下,長時間執行任務的狀況,照片中即為第一組志願者於植物艙內工作狀況。

 

●洞穴異世界

Credit: Tom St George/Caters News

唯有勇於冒險的攝影師,才能深入險峻的地理環境,捕捉世人前所未見的影像。當英國攝影師Tom St. George深入墨西哥「Tulum Aktun Ha」這個水下洞穴時,他發現自己是處於另一個星球上,正常的清澈水流被染有單寧的徑流染成了超現實的火紅色,彷彿置身於外太空。

 

●海底珊瑚「樹」

Credit: Spencer Lowell/Trunk Archive

珊瑚礁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是許多海洋物種的食物和住所。但過度捕撈、海水暖化和海洋酸化等都造成嚴重的生存威脅。針對瀕臨的物種,現正於美國佛羅里達州 Tavernier 附近海域,進行以PVC管製成的樹狀結構再次重新培育珊瑚,也形成了這種特殊的海底珊瑚「樹」景象。

 

原文報導:2017 in pictures: The best science images of the year.

 

 

加入好友

(Visited 39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