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基因或教養:解開人格差異之謎
■ 美國心理學家Judith Rich Harris繼《教養的迷思》之後,又推出了《基因或教養》一書,試圖解開人們性格形成的複雜問題。如同書名所說的「No Two Alike(沒有哪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她認為決定人格的不只是基因跟教養,否則同卵雙胞胎(甚至更極端的連體嬰)就理應擁有一樣的個性,看來「兇手另有其人」。
?
撰文 ∣ 張孟哲
1. 五條紅鯡魚
「我告訴過你多少次了,當你排除了不可能的選項,剩下來的無論多麼難以想像,必然就是真相?」
––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
從字面上的名稱來看,本書的目的是要去探討人格的起源與形成。它開始於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我是我?」
乍看之下這個問題似乎很單純,我們可以輕易地代入任何想像得到的因素,像是天生的差異、環境的不同、文化的影響和諸如此類的原因,然後試著提出看似合理的解答。雖然缺乏足夠的佐證,但我們通常都認為自己可以掌握這個問題。
然而,作者茱蒂絲.哈瑞斯(Judith Rich Harris)在本書中自比為安樂椅神探(她實際的生理狀態也是如此,長年行動不便、主要是從旁人幫忙蒐集的文獻進行研究),意圖告訴我們,根據不同心理學派的實驗數據,輔以恰當而清晰的推論方法,事情的背後其實並不如我們以直覺想像的那麼單純。哈瑞斯列舉了五個流行的人格形成理論,在文章中類比成經常誤導獵犬追蹤氣味的「紅鯡魚(red herring)」,然後逐一加以檢視。
這些紅鯡魚有著各自的歷史脈絡,並且自成一派、擁有廣大的學術社群支持。而哈瑞斯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要證明,它們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這五條紅鯡魚分別是:基因決定論、環境決定論、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出生別、以及基因對環境的選擇作用。這些都是一般人可能抱持的想法,而心理學家們也不例外。他們試著設計不同的實驗來驗證上述的說法,卻也犯下了一些錯誤。比方說在進行環境因素的統計時忽略了基因的效應,或是認定人的個性在不同環境下會維持恆定,這是「基本歸因錯誤」;甚至是在解釋實驗結果的時候,混淆了時間順序與因果之間的關係。
經由對這些錯誤的區辨與更正,以及對數據的重新審視,哈瑞斯推論人格的變異性大約有45%來自基因,還有極少部分是出自環境因素,而剩下數量超過一半的仍然是「不可解釋的變異性」,也正是作者想要解決的部份。為什麼人們即使享有相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成長環境(如兄弟、養兄弟)、甚至是相同的基因組成(如同卵雙胞胎),他們仍然會各自發展成為性格迥異的個體?
在把上述種種可能性加以排除之後,哈瑞斯提出了系統性的人格構成理論,想要藉此將造成人們性格差異的真正兇手一舉成擒。
?
2. 人的演化
?
「唯有在演化之光的照耀下,生物學中的一切才有了意義。」
––特奧多修斯.多布然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
在達爾文於一百五十年前出版了《物種原始》之後,演化的思想就滲透進生物學的每一個面向上。它也影響了日常的用語和推論方法,但是若要套用到人類身上,則仍然存在著一道模糊的界線。即使如此,作者還是把她的人格系統構築在演化的概念上。
有許多號稱根基於演化論並且可以解釋人類行為的理論,像是對於性別行為的規範、人種之間的優劣、或是歷史上的優生學政策等等,引發了不少的爭議。其中有許多說法明顯地是出自對演化論的錯誤理解,或是混雜進來自不同起源的想法,而也有一些是對於現象的歸因錯誤。追根究柢,即使相信了演化理論,我們仍然不免在暗地裡認為人類較動物來得優越,處在演化過程的頂點。而作為一種以存在代表合理性依據的理論,演化論在擴展到了人類身上的時候,就會碰觸到「人類是什麼樣的存在?」的問題,而這並不容易回答。
有許多生物哲學方面的書籍關切這個主題,但是作者並不試圖去處理這個面向,而是直接將演化的過程與人類心智的複雜性連結起來。從演化的角度來看,心智是在生理與心理連接之處起作用的,它建構在物質與精神的互動之上。也就是說,自從人類進入了群居生活,個人在團體之間的互動開始會影響生存機率之後,「個性」就開始隨著肉體演化,有了它生理上的基礎。某些有益於生存的「個性」會隨著基因流傳下來。
這是演化心理學家的觀點,不過他們通常關心的是人類在演化之下形成的共同點,而非相異之處。於是作者跨出了另一步,認為也能夠以心智的演化來解釋個性的不同。她把心智的發展過程模組化,劃分為不同的系統。系統化的心智包含了特定的運作方式與作用範圍,而它們彼此間的交互作用造成了整體個性上的差異。她認為這種差異性帶來了演化上的優勢,並且也能夠解釋人格的變異性。以一位安樂椅神探的角色,作者並沒有專門設計的實驗作為直接的佐證,但這是她認為最符合現有證據的理論,也指出了未來可能的驗證方式。
至此,偵探指認了兇手,但兇手仍在逃,有待警方繩之以法。
?
3. 系統化的人格
?
「生物學家無法逃避的事……是他得要去解釋這個明顯的事實:生物學研究分析的對象是系統組織,而那是具有目標指向性的。」
––柯林.皮滕德里希(Colin Pittendrigh)
若讓我試著用自己所學的範疇來理解這本書,我會提出控制理論(control theory)作為比喻。在傳統的控制領域裡,有三個彼此交錯、關係非常密切的理論:訊息論、系統論、以及控制論。可以想像作為遺傳編碼的基因就是生物攜帶的訊息,在形成的生命層次上產生社會化,最後形成了系統。
這時,演化的效應會同時出現在訊息與系統層面上。在作者提到的各式系統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效應,就是「回饋」。回饋可分為「正回饋」和「負回饋」,分別會為系統帶來發散和穩定的作用,以演化的詞彙來說就是趨異和趨同效應。這樣的機制要在發展的雜音之下使人與人之間產生差異性,卻又要同時能夠合作與溝通,一定需要各式各樣的調節,也就是控制法則。
控制的意義是對於預定目標「帶有目的性」的影響。一般而言,純粹生理上的演化是沒有目的性的,會隨著與環境和其他生物之間的互動而變化,然而在生理與心理交互作用的層面卻不是如此。本書所探討的主題,除了起因自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我是我?」之外,還有一個理所當然緊接在後的問題:「那麼我該怎麼做?」這也是作者當初的研究動機之一。如果我們有了一個關於人格形成的理論,那麼要如何運用它來塑造自己?
在歷史的不同階段裡有著不同的人格構成理論,相同的人格表現在不同的年代可能會被歸因到不同的理由。書中以憂鬱症為例,在十九世紀末它普遍被認為是先天遺傳的因素,但到了二十世紀中卻又被想像成是源自後天的家庭衝突。無論是哪一種,它們都影響、甚至支配了後續的治療方式。
作者的另一本書《教養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雖然出版在本書之前,但是詳細地提及了這方面的運作。如果想對作者的理論如何實現有著更進一步的體會的話,可以與本書互相參照。
?
4. 結語
本書作為一本科普書籍可謂相當稱職,因為哈瑞斯文筆流暢,此外也列舉了許多心理學上的實驗方法作為例證,這使得讀者即使面對全新的術語,也能輕易地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哈瑞斯身為一個被哈佛心理系退學的學生,中年的時候在學術圈之外發展出獨特的研究成果,並且得到了以當年當掉她的哈佛學者為名的學術獎項—「喬治.米勒獎」,似乎又平添本書的傳奇色彩。
這本書提供了對於人格形成各種可能的因素一個相當周全的考察,也指出了在解讀心理學術語與實驗結果的時候應該使用的方法和可能會有的錯誤。書的後半部份從各個面向建構起了作者提出的理論,並且對於觀察到的心理學實驗結果作出解釋。為了保留閱讀的樂趣,在此就先不說得太多了。有些人或許想得到更多具體實行的建議,那麼不妨參考作者的另一本書《教養的迷思》。
?
原名:No Two Alike: Human Nature and Human Individuality
作者:茱蒂斯.哈瑞斯(Judith Rich Harris)
譯者:洪蘭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26日
?
(本文作者現為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研究所碩士生,業餘科幻文學愛好者)?
?
責任編輯:MissZoe
To CASE PRESS讀者:
關於最近網站偶爾會連不上一事,這是由於台大校內網路近來似乎遭到數波電腦病毒攻擊,許多建築物內的網路都出現問題。因為CASE PRESS主機設於校內,所以也受到了池魚之殃(同一個IP的伺服器網路被切斷了>_<)。 若造成任何不便,非常抱歉,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網路不穩的問題。另外也順道提醒大家注意上網安全。不要亂執行不明的程式,也建議每台電腦要使用有口碑的防毒軟體喔~ CASE小編 謹識
我的通識課自2008年起引用了「基因或教養(No two alike)」這本書的概念,修過我通識課的同學或許會記得課程內容的三條軸線分別是:
1智人出現的生物脈絡
2智人文明發展的環境脈絡
3智人科技文明發展的文化脈絡
引用本書的原因有下列幾點:
1 我們智人社會關係的基礎基本上是演化的結果。智人是個體差異與需求都特別高的動物,同時也是社會需求與關係最複雜的動物。這實在很麻煩,大多數人不耐寂寞、更不懂善用寂寞,偏偏人多是非也多。不能明白自己的生物天性,就不易覺察個性、人格與他人或團體間複雜的來龍去脈,當然不能處理情緒紛擾,人事紛爭就不足為奇。
2 作者提出智人的人格差異之所以複雜,可能緣自人格的養成在心智模組的發展上,受多元系統(關係系統、社會化系統、地位系統)的影響。多元的心智發展系統對從事教育的專業人員有什麼啟發?
3 人的心智與環境之間是否有關聯?或如何相關聯?哈里斯自述寫此書的動機肇因於伊朗笓亞妮連體姐妹 (Ladan & Laleh Bijani,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dan_and_Laleh_Bijani )在二十九歲時毅然決定進行分割手術,過各自不同的生活。可惜手術失敗,壯志未酬。為什麼基因、家庭、生長環境、遭遇…幾乎完全相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人格?
圖:笓亞妮連體姐妹
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了課中我給學生們的問題:
個體的心智發展與群體的心智發展有何關係?
大學中的師生是因為偉大的大學而有成就,還是卓越的師生開創出偉大的大學?
卓越的個體心智是否必然會開創出燦爛的集體心智?
我在這堂課中也特別提到了陳東升教授一席發人深省的演講,提到華人文化的社會中,羞恥事件在親子互動的過程裡面常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家長或師長對幼年的孩童施以持續的羞辱,經常成為鞭策學習的手段。這對我們的個人人格養成與文化性格的模塑,是否有雞生蛋、蛋生雞的糾葛情結,應該頗值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