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同性戀真的能遺傳?
■研究指出同性戀基因可能座落在X染色體及第八對染色體上。這個發現意味著,同性戀有可能是先天的,而非後天形成的。
撰文|黃貞祥
2014年10月有超過6萬5千人參加已邁入第13屆、主題是「擁抱性/別‧認同差異」的臺灣同志遊行,除了同性戀族群上街,不少異性戀也發聲力挺同性婚姻,使臺灣同志遊行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爭取同志權益活動。
有部分保守教會主張同性戀是後天習得的行為,是能夠治療的,可是也有科學家主張同性戀有遺傳的基礎。雖然一些研究支持同性戀有遺傳的基礎,可是一直苦於沒有足夠的證據,明確支持影響性向的基因座落的位置。
現在一項利用409對同性戀兄弟進行的遺傳分析,提供了更強的證據,指出同性戀基因可能座落在X染色體及第八對染色體上。這個發現意味著,同性戀有可能是先天的,而非後天形成的,因為性向並非只是反同性戀者認為的選擇問題了。
其實,廿年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Deam Hamer早在1993年就在《科學》(Science)發表了論文指出X染色體上的Xq28位置含有影響性向的基因,可是在學界卻引起不少爭論,而且有學者宣稱無法再現其結果;第八對染色體的8q12也早已被Hamer等人發現和性向決定有關,首先發表在2005年的《人類遺傳學》(Human Genetics)期刊。Hamer現已從NIH退休並且投身製作記錄片。
這個最新的研究發表在《心理醫學》(Psychological Medicine)期刊,美國西北大學的J. Michael Bailey和北岸大學醫療系統的Alan Sanders等人收集了來自384個家庭的409對同性戀兄弟的血液和唾液樣本,相較Hamer等人研究中的38對兄弟,使用的人數大幅增加,所以統計上更為有力。
接著他們利用單核苷酸多形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為遺傳標記來尋找這些男同性戀的共同遺傳特徵,利用全基因體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的方法來從全基因體中尋找和同性戀有關的SNPs。
這些男性的共同表徵就僅是同性戀而已,和身高、體重、長像、膚色及智商皆無關,因此他們之間共同擁有的SNPs可能就和性向有關。結果在超過36萬個有效的SNPs之中,只有五個和性向顯著地有關連,它們座落在Xq28和8q12。不過那兩個染色體區域仍含有不少基因,接著他們打算用同性變那兩個區域和直男作比較,試圖尋找明確的差異。
雖然這個發現很重要,但是同性戀很有可能是多基因遺傳,而且還是會受到環境的影響,例如有科學家就認為母親的子宮環境會影響胎兒的表觀遺傳(epigenetics)而決定性向,所以即使真的鑑定出同性戀的基因,那些基因想必也只扮演一部分的角色。
然而,如果真的存在能夠影響性向的基因,那麼性向是否就像身高、智商、面貌、膚色等生物特徵一樣有部分是遺傳來的?如果說一個人不應因其先天先天遺傳來的特徵受到歧視,那麼對同性戀的各種歧視和誤解還會有道理了嗎?
參考來源:
Andy Coghlan. Largest study of gay brothers homes in on 'gay genes'. New Scientist. 17 November 2014.
Chris Weller. The Red Herring 'Gay Gene,' And How Sexuality Is More Than Just Genetics. Medical Daily. Nov 17, 2014.
Kelly Servick. Study of gay brothers may confirm X chromosome link to homosexuality. Science News. 17 November 2014.
原學術論文:
Hamer DH, Hu S, Magnuson VL, Hu N, Pattatucci AM. A linkage between DNA markers on the X chromosome and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Science. 1993 Jul 16;261(5119):321-7.
Mustanski BS, et al. A genomewide scan of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Hum Genet. 2005 Mar;116(4):272-8. Epub 2005 Jan 12.
Sanders AR, et al. Genome-wide scan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linkage for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Psychol Med. 2014 Nov 17:1-10. [Epub ahead of print]
--
作者:黃貞祥 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 生物學研究。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