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青年尬科學 糧•新發現】學科學:從「化約論」走向「整體論」-郭華仁老師專訪

分享至

■人物小記:平時和藹可親的郭教授,談起農業與農民時有著各種溫暖的回憶與熱情;但面對農業學術與法規制定時,又有著再堅定不過的信仰與不退讓,是一位輕易會被他打動、感動的師長。

撰文|陳品妤

_MG_5232  從小喜歡生物的郭老師,一開始讀的是農推系,但後來發現有大半時間得花在人際互動上,而後轉讀農藝系,便一頭栽進了農業的世界。

身為本屆競賽的召集人,我們向郭老師請教了他對於現代農業科技的想法,郭老師認為近幾世紀來,大家都非常推崇科學,將科學與進步畫上等號,但隨著科技演進,卻也同時消耗了自然環境,物種的減少、極端氣候的出現讓我們開始反省「我們作了什麼?」,今年選出來的書大多站在反省的角度,卻甚少點出「為什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信仰的科學(科技)產生了這些後遺症?

癥結點在於過去科學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都是「化約論」。什麼是化約論?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簡化的方式。以研究化學肥料對植栽的影響為例,由於植物是靠根部在吸收營養,但土壤環境非常複雜,除了物理性的土壤顆粒、水分外,微生物、空氣也都會影響植物生長,於是科學家在作營養研究時,會將不需要探討的影響排除,維持變因一致,例如以水耕法種植,使環境只剩下水與空氣,再調整養分濃度觀察產量,得出很漂亮的科學理論,但這樣的理論直接套用到生活上,產量雖如科學家預期般提高,卻也產生後遺症—生物多樣性被摧毀,土壤性質也被改變了。這樣的過錯並不能歸咎於科學家,應檢討的是理論與生活應用間的落差,而這,也是近代科學在倫理與哲學上的反省。

近代農業先後經歷「綠色革命」與「基因革命」。「綠色革命」是指利用化學肥料、農藥與大型機具作單一農作物的耕種,也是所謂的慣行農業;而「基因革命」則是基因改造的科技,這兩種革命對整體生態造成影響,也帶來諸多問題。目前全世界各地包含台灣,有一波新的革命稱為「草根革命」。「草根革命」秉持著整體觀的理念,意從農產品的生產、運輸、販賣甚至是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作全面性的改變,而這幾本書就是在陳述這樣的概念。老師期望透過競賽的引導,讓年輕學子認識、瞭解這場寧靜的革命,因為「草根革命」的根本就是一種「反化約論」。學習科學的我們,必須學著用整體的概念看待每個因素間的影響與交換,只有先了解新科技的影響層面,才能判斷其適用性,抱著謹慎的態度去觀察、分析、了解,才能避免重蹈覆轍,讓環境能永續生存。

在訪談中,我們向老師請教對於有機農業的看法,郭老師認為有機農業本非至高無上,或許每隔幾十年就會遭遇大規模病害、蟲害,但只要生態環境夠健康,「天敵」也會抑制損害。「如果看到害蟲我們就使用化學農藥來消滅他們,連帶的好蟲也都會死亡,也將無法擺脫對農藥的依賴」。有機農業的根本理念就是利用自然的生態循環種植植物;利用「免費長工」(微生物、益菌等)分解有機質產生養分,以長久來看還是比慣行農業好。至於有機農業是否能應付世界人口的成長?老師是樂觀的。美國私人有機農業研究所實行有機農業有30年餘,在一開始的前幾年,有機農業的產量的確較慣行農業少,但推敲原因應是土地生產力尚未恢復,近幾年的研究報告顯示有機農業的產量已與慣行農業相等,甚至在乾旱時期,有機農業的土壤由於保水力足、養分高,其產量還大於慣行農業,面對現在的極端氣候,這份研究報告有著重要的指標性。

此外,石油的減少也將對糧食的供需產生影響。以世界最大的玉米生產國—美國為例,每年就將一半的玉米拿去提煉酒精,摻在汽油中使用,而種植基改大豆的巴西,目前也利用甘蔗製造酒精,在能源緊縮的壓力下,種植的成本提高必將引來糧價上升與外銷量的減少,70%依賴進口食物的臺灣,當有天買不起食物時,我們破壞殆盡的土地還有辦法生產足夠的糧食養活我們嗎?

目前臺灣農業的兩大危機是農地的減少與農民的流失。實際參與農業法規草擬的郭老師認為當務之急,就是對人民宣導並說明農業改革的重要性,「當大家都能了解農業,我們選出的政府與民意代表才會重視並制定好的農業政策與法規,在此同時保障的不只是農民的生計,也是下一代的將來! 」

 

--延伸學習:《生物多樣性與農業永續經營》(郭華仁,2013)
http://seed.agron.ntu.edu.tw/agdiversity/article/agridv2013.htm

 

競賽相關資訊請上 青年尬科學官網:https://case.ntu.edu.tw/scinarrator/

 

(Visited 24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