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青年尬科學 糧•新發現】「知」,讓你學會選擇與惜福-楊平世老師專訪

分享至

■【2014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科普競賽將於5/12起跑。本屆主題為「糧•新發現」,將引領青年們學習世界農糧的發展。歡迎15-18歲同學報名參賽,除增長科學知識外還能提升表達能力!CASE PRESS也會陸續刊登四位選書委員專訪文哦~
unnamed
撰文|陳品妤

你了解每天所吃的食物是怎麼生產的嗎?多一分了解,我們就能有意識的選擇食物;而面對缺糧危機,多一份知識,也能讓你我更珍惜食物。

據聯合國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30~2050年間,全世界人口將突破80-90億,並產生嚴重的糧食危機。因為從事學術研究的關係,楊老師走訪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見過許多連基本溫飽都仍有困難的人們。他說:「在臺灣,我們得天獨厚擁有豐富的物種,加上生活便利,年輕人想買什麼食物都很方便,所以可能不覺得糧食缺乏。但其實我們仍非常依賴進口食物,如果哪天因為戰爭或其他政經因素而無法進口,那麼我們馬上就得面對缺糧問題。」

有鑑於此,青年尬科學今年規畫主題選書時,老師們利用初賽選讀與複決賽必讀的競賽機制,讓學生從宏觀的大環境聚焦至臺灣現況,期望年輕人能未雨綢繆,並保有危機意識。

本屆主題除了農業外,也特別將食品安全納入學習主題。楊老師表示,如果我們能瞭解食物的產製過程,我們就有足夠的知識去判斷、選擇要吃什麼。

例如在《生物多樣性的早餐》一書中,同學可以學習什麼是友善飼養與耕種環境;透過《欺騙的種子》則可以看見大財團是如何壟斷國際種子市場,並了解什麼是基改農作物,也提供你自由選擇自然或基改食物的依據,多一分知識,我們就能從生活中實踐,抵制不肖廠商的操控。

在了解全球農業與食品的關係後,最後必讀書單中的《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則著眼於臺灣。雖然臺灣目前有許多休耕地,但將來如果遇到缺糧問題,這些休耕地必然要採取復耕。屆時,什麼樣的農業經營方式才是真正適合臺灣的?楊老師認為以臺灣的條件,並不適合大規模栽種基改作物,所以建議朝有機農業發展,而身為下一世代主人翁的你又是怎麼想的呢?相信閱讀完這些書籍後,你一定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喔!

後記:

藉由這次的採訪,有機會一探昆蟲系館—一棟佇立於基隆路側門的中非大樓,老舊的建築物看來有些陰森,一度令人生怯,但藉由楊老師的口中才知道這棟建築物過去的驕傲與歷史…

為什麼叫做中非大樓呢?在50多年前,二次大戰剛結束時,非洲許多被殖民的國家紛紛獨立,為了爭取聯合國支持席次,外交部推動「外交下鄉,農業出洋」的農耕隊。臺灣農耕隊員與來台受訓的非洲人一同在中非大樓裡學習農耕技術、生活,並親赴非洲,與農民一齊揮汗耕種。憑藉著不放棄的精神,農耕隊克服環境問題,為許多非洲國家建立農業的基礎,使許多非洲人民免於飢餓,甚至振興經濟,在歷史上寫下輝煌而驕傲的一頁。

中非大樓由於日漸老舊,將於明年進行改建,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上網搜尋這段農耕隊或農技團的故事喔!

 

>>青年尬科學官網

 

 

(Visited 23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