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介紹】永遠的現在式:失憶症患者亨利.莫萊森令人難忘的一生(2013)

分享至

譯者|汪芃

《永遠的現在式》英文書封。
《永遠的現在式》英文書封。

六十年前,二十七歲的亨利.莫萊森(Henry Molaison)因持續癲癇而衰弱不堪,最後放手一搏接受實驗性的手術治療。醫生切除他左右腦的部分組織,大幅緩解癲癇症狀,卻從此摧毀莫萊森形成新記憶的能力。莫萊森從此連跟誰說過話、吃過什麼等都記不得,再也無法獨立生活。

當時科學家還不知道長期記憶能力位於大腦特定部位,他們對記憶的運作機制根本所知無幾。莫萊森雖失去記憶力,智力、語言能力和個性等卻絲毫不受影響,罕見的症狀因而成了絕佳研究素材,而《當下即永恆》(暫譯,原書名Permanent Present Tense)作者蘇珊.寇金(Suzanne Corkin)便將這些研究彙整成引人入勝的紀錄。

寇金專攻神經科學,自一九六二年開始研究莫萊森,直至他於二○○八年過世,兩人締結深厚關係。而這本書結合了回憶錄和科學史,將她與莫萊森互動的回憶和研究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帶讀者認識這一甲子以來記憶研究的點滴,也賦予莫萊森有血有肉的真實樣貌──在此之前,莫萊森在各研究中都只是個嚴重失憶症病例,代號H.M.,彷彿被抹除了他作為人的形象。

在寇金的描述中,莫萊森是個有耐心而友善的人,且遇到問題極能變通,儘管記憶中樞受損,卻能善用其他腦部功能來彌補。例如他面對父親過世的消息時,儘管無法直接記憶,卻在幾個月後漸漸明白父親已經不在,這件事也就固定在他腦海中。另外,莫萊森也讓科學家了解,某些記憶似乎儲存在記憶中樞以外的其他處,好比他曾在房子中走動多次後,成功描述屋裡的空間配置,顯示他似乎仍保有潛意識的習慣記憶;此外他也曾在探望病中母親後維持悒悒不歡的情緒,並在隔天說,他覺得母親似乎病了。

寇金寫道:「研究亨利的失憶讓我們對記憶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她將這些研究歷程點滴記錄,紀念她痛失的友人,也讓莫萊森永存於世人心中。

書籍資訊

書名:《永遠的現在式:失憶症患者亨利.莫萊森令人難忘的一生》 Permanent Present Tense: The Unforgettable Life of the Amnesic Patient, H. M.

作者:蘇珊.寇金(Suzanne Corkin)

出版:Basic Books

年份:2013

 

責任編輯:Vita Chen

(Visited 10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