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放不下過去,健康免談
■西班牙格拉那達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人們對於過去事件、現在經驗、未來預期的態度,以及對於健康的認知,都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品質。
編譯 | 高英哲
主持研究計畫的研究員歐亞那達 (Cristián Oyanadel) 說,他們觀察到人們對於生命過往的事件抱持負面看法時,他們對眼前事件的態度,也會趨於悲觀或宿命論,對人際關係造成許多問題,生活品質指標也跟著亮起紅燈。
研究者使用問卷以及時間取向測驗,對隨機抽取的五十位受測者(男女各半,年齡介於二十歲到七十歲之間)進行評估。所謂的時間取向測驗,使用的是採用美國心理學家金巴多 (Philip Zimbardo) 設計的時間觀量表,其中包括五大面向,用以描述受測者對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態度。受測者根據他們的時間取向分組完畢後,就必須完成一份生活品質調查,藉以量測他們的生理與心理健康狀態。
歐亞那達表示,他們發現最有影響力的,是人們對於過去的觀感。受測者若是對過去抱持負面看法,健康指標通常也不怎麼漂亮。思考負面的人,比較無法身體力行地去做日復一日的事情,工作表現也受到生理上的限制,因為他們更容易感覺到這裡痛那裡痠,也比較會生病。再者,他們一般來說也比較容易沮喪、焦慮,行為上產生改變。
研究者發現受測者大致上可分為三類:凡事悲觀以對,凡事都向前看這兩種極端,以及一組心理很平衡的。歐亞那達說,心理平衡的那一組最好,他們在三種時間區域裡,都表現出一種健康的態度。這些人可以用正面的態度,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更專注於達成未來的目標,自我期許也高,但也不會因此漠視自己需要有些情緒,享受愉快的人生經驗。這些人身體比較好,大體來說精神狀況也不錯,比較不容易生病、覺得身體不舒服、或是哪裡犯疼了,因此得分也比較高。
相對來說,比較執著於未來的那些人(也就是個人目標至上的意思),經常忘了要享受人生,過去的良好經驗對他們也沒多大意義。他們身體或心理上並不會比較不健康,但是生活品質卻比身心平衡的那一組人來得差。
所以呢,像是放假後回去上班這種事,確實是許多人的惡夢,但你若能正觀以識,對健康應該是有好無壞的吧!
--
研究出處:Remembering the past negatively worsens health
責任編輯:Nita Hsu
原文報導是不是有點誤導?(尤其是標題)
從文章所提的部分來看
這個調查結果只能說明"對過去的態度"與"生活品質"之間是正相關的
有說明其具有因果關係嗎?
標題原則上會尊重作者/譯者的思想自由,謝謝您的意見!
文章写得很好,谢谢分享了。
謝謝,喜歡的話歡迎轉載!不過請記得註明出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