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摘】賈伯斯與諾貝爾獎

分享至

圖片來源:John_Tomko@flickr

■戴蒙(Jared Diamond)曾說,這世界上真正原創的點子總是稀少難得的,但是先跑的不一定贏。在這個追逐名利,以市場大小論英雄的世界上,堅持理想總是一樁辛苦的事。

撰文│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陳竹亭

      每年十月的第一週,諾貝爾獎總是科學界最夯的話題。估算台北與斯德哥爾摩的時差,下午五點許多同事就在電腦前等候公佈獎落誰家。

      今年的物理獎頒給了波爾馬特(Saul Perlmutter)、施密特(Brian Schmidt)和里斯(Adam Riess),三人利用遙測超新星,發現宇宙加速膨脹的證據。化學獎則由1982年發現準晶結構的謝西曼(Daniel Shechtman)獨得。這兩件科學界的盛事想當然耳的分別在五日及六日博得了新聞的版面。台北的新聞各別報導了不到一分鐘。事實上,科學界沒在注意的,或是聽了新聞報導仍然不知宇宙「暗能量」或「準晶」是什麼科幻東東的,當然是大有人在。對得獎科學家的名字形同陌路,就更是不必說了。

      十月五日及六日另有一個更引人入勝的新聞,就是蘋果發表手機新產品。雖然明知賈伯斯因胰臟癌病情嚴重,不會再出面,蘋果迷及媒體仍然翹首企盼。結果沒有看到iPhone5和賈伯斯的觀眾大失所望,iPhone4S和庫克雖然沒有獲得太多的掌聲,仍然比諾貝爾獎掙得了更多的全球新聞焦點。

      真正的世紀新聞,是七日凌晨蘋果宣佈賈伯斯的逝世。向來沒有國際視野的台北新聞界,也在晨間新聞用了很長的特稿介紹賈伯斯的生平及科技偉業。

      究竟科學、科技在今天的世界裡扮演著何種角色?科學已經式微了嗎?在史諾(C. P. Snow)於半世紀前提出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的戰爭至今,逾半世紀,科學終於潰敗了嗎?那麼今天的科技又是誰的成果呢?

      賈伯斯的屍骨未寒,算不上蓋棺論定,已經不乏巨人或偉人的美譽。這是大多數諾貝爾獎得主難望其項背的。有人說賈伯斯是個藝術家或哲學家,而不僅是個工程師或商人。究竟賈伯斯所成就的與諾貝爾獎所成就的有什麼不同?又可能有任何相同之處嗎?

      科技源自科學,但是技術與科學都是源自人性。科技是科學與社會連結的媒介,而賈伯斯正是為這媒介創造了全新的載具。當賈伯斯在80年代慧眼獨具的把阿多筆(Adobe)剛出爐的後文卷(PostScript)軟體引入蘋果的雷射印表機時,我們有理由後見之明的相信,賈伯斯已經承接了古騰堡印刷在西方文明中開創的使命,正是啟迪人性的一種創新。

      進入二十一世紀,賈伯斯率蘋果推出的智能手機與平版瀏覽器結合了視聽科技,更上層樓的創新人類資訊文明的載具,提升了人類的閱聽文化。如果我們相信人性在文明的進程中可以不斷開啟新的面向,雖然我們無法預料人性發展的好壞,這種冒險創新正是人文核心精神的一環。賈伯斯能洞見人性與文明的精髓,使提供的產品超越科技與商業,這正是他的與眾不同之處。

      那麼諾貝爾獎訴求的又是什麼呢?基礎科學研究越來越像是象牙塔。即使是與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醫學獎,若沒有物理、化學或生命科學的背景,也很難了解其內容。科學本身的發展快速,學門和學門之間,學科和學科之間,領域和領域之間,還有前沿領域和跨領域,物理學家或化學家對自身範疇的學術常常也很難周延的博聞廣學。今年的物理獎頒給宇宙天文學,化學獎頒給固態結構學,圈外圈內覺得莫名奇妙的不乏其人。

      諾貝爾獎的第一個準則,可能也是唯一的關鍵準則,應該就是原創性。今年這兩個獎都是針對出乎科學家知識架構之外的發現。宇宙的加速膨脹與準晶缺少晶體的平移對稱,都與現有物質世界已知的基本原理大相逕庭。當我和中研院前副院長陳長謙教授談到此事時,他認為科學的核心問題本來不在於對錯,最重要的是對追求真理的執著。我問他如果我們的知識離真理太遠呢?他笑著回應,尋求真理的路本來就常是崎嶇難行,前進兩步退一步,不足為奇。

      創造與創新是人性獨特的本質。科學的發展雖然已不是普羅大眾能輕易體會,但是歷史上真正的掌聲總是屬於那些能堅持夢想,覓得凡人所未見之光的人。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做夢,但是很少人努力掌握或創造實踐夢想的機會。堅持追求夢想的生命是浪漫的,雖然浪漫的人不一定成功。浪漫的人並不都能學會認清自己的夢和別人的有什麼不同,更少人孜孜矻矻的追求與人有別的夢想,實現了有意義的創造或創新。

      戴蒙(Jared Diamond)曾說,這世界上真正原創的點子總是稀少難得的,但是先跑的不一定贏。在這個追逐名利,以市場大小論英雄的世界上,堅持理想總是一樁辛苦的事。只有輸贏的社會,終究不會有夢想,也很難明白為什麼教育須要創造讓年輕人能做夢的環境。

--

參考資料

1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11/

2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11/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Two_Cultures

4 Diamond, Jared (1997).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W.W. Norton & Company. ISBN 0-393-03891-2; 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王道還、廖月娟譯,時報出版社

(Visited 2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2 thoughts on “【精選文摘】賈伯斯與諾貝爾獎

  • 2011 年 10 月 12 日 at 01:19:26
    Permalink

    Jared Diamond?

    Reply
  • 2011 年 10 月 12 日 at 12:50:25
    Permalink

    You are right.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