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與文物所見古代中國的軍戰斷首、截耳與獵首風俗(下)
考古發現、青銅器銘文與傳世文獻都表明商代的軍戰斷首、截耳在西周時期仍延續著,並進一步發展為勝利後的獻俘、獻捷禮。斷首可能源自遠古的獵首風俗,但此看法在考古學上並無法有效實證,但商代晚期諸多商文化遺址所發現埋有頭顱或軀骨無頭的現象,應為戰俘作為人祭犧牲無誤。軍戰斷首之風並沒有隨著時間推演而消失,戰國中晚期秦國獎勵軍士計馘為功便是一例。
Read more考古發現、青銅器銘文與傳世文獻都表明商代的軍戰斷首、截耳在西周時期仍延續著,並進一步發展為勝利後的獻俘、獻捷禮。斷首可能源自遠古的獵首風俗,但此看法在考古學上並無法有效實證,但商代晚期諸多商文化遺址所發現埋有頭顱或軀骨無頭的現象,應為戰俘作為人祭犧牲無誤。軍戰斷首之風並沒有隨著時間推演而消失,戰國中晚期秦國獎勵軍士計馘為功便是一例。
Read more「馘」、「聝」二字是否為一字之異體,長期以來便爭執不斷。若從商代晚期金文、甲骨文字形與族徽銘文來看,「聝」字出現的時間並不比「馘」晚,同時反映的商代晚期軍戰斷首與截耳之俗。商代人頭骨刻辭便反映著商人曾以敵對外族首領首級祭祀祖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