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影製程大解密】(2)——2025年正展開的半導體競賽

在晶片微縮的競賽中,過去六年,EUV(極紫外光)成為突破的利器,它的波長僅13.5奈米,能刻畫出比頭髮直徑小上千倍的電路細節,然而,這項技術並非唾手可得:從動輒數億美元的設備成本,到需要真空與特殊反射鏡的嚴苛條件,再到光罩檢測的繁複手續,每一步都牽動著半導體製程的效能與良率,然而,2025年開始,台積電已經更進一步率先引進High-NA EUV,將推動製程進入2奈米以下的時代,在這場半導體的競賽中,誰有功夫能率先駕馭這道最強光束,就掌握了未來十年的半導體霸主地位。

Read more

【微影製程大解密】(1)——當年台積電如何彎道超車?

在顯微鏡下,半導體晶片宛如一座縮微城市,每條「道路」都比頭髮的千分之一還要細微。工程師是如何在如此微小的尺度上,打造出這些精密的電路網絡呢?答案就在微影製程。這項技術就像奈米雕刻師,不斷突破物理與工程的限制,讓同樣大小的晶片能容納更多的電晶體與功能模組,進而提升運算速度與降低功耗。本文將帶領讀者走進微影製程的世界,探索它的科學原理與演進歷程,並以此視角回顧台積電如何在2004年憑藉創新的浸潤式微影技術,成功超車全球半導體業,躍升為業界的領航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