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週末】廢中有生意—廢墟建築學院的創意實驗

分享至

■ 一般人常將廢墟和毀滅、終結等概念連在一起,但其實破壞也是大自然重組元素的方式,目的在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間。廢中有美,芬蘭建築師卡薩格蘭將台北中華路的廢棄老屋,變成了具有廢墟風格的新型態房舍。

Marco Casagrande規畫廢墟建築學院的手稿。
同上圖。

撰文│吳思薇? 資料提供│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西門町中華路一帶,有許多久遭廢棄的細長形街屋:它們每層樓都有條狹窄的走廊,兩側陳列著長年光線不足、悶熱潮溼、堆滿雜物與垃圾的小房間。身處其中,實在難以想像此地荒廢前的居住情景──當居住空間被如此扭曲、切割,置身其中的人要怎樣提升生活品質?當他們幾乎喪失生活的尊嚴,又如何建立對「居住」的美好想像?

UrbanCore:讓都市之核重現生機

以上是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成員探訪這些舊屋的心得。他們為了進行該會於今年起推動的「UrbanCore城中藝術街區」計畫,到中華路一帶勘查,卻意外被廢墟牽動情緒。

這個計畫是由基金會的母企業忠泰建設提供土地資源及閒置房舍,企圖在台北市城中區一帶,建立一個容納藝術創作的交流網絡,落實文化的在地實踐。「UrbanCore」是「城中」一詞的另類翻譯:「Urban」是都市,「Core」是果核,兩字相加,象徵這個老舊城區就像一顆被啃蝕殆盡的破敗果核,希望在計畫進駐後,透過藝文養分的澆灌,讓老果核重現生機。

為了讓老房子重獲新生,廢墟建築學院與Marco Casagrande大幅改造原有空間格局,迎入充足的光線、綠意和新鮮空氣。(攝影/巫祈麟)

在UrbanCore這次邀請進駐的團隊中,「C實驗室(C-Lab)」的主持人──來自芬蘭的年輕建築師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向基金會提出成立「廢墟建築學院」的想法,適時呼應了上述的感嘆。

卡薩格蘭曾多次來台從事授課和建築設計等工作,一直致力於自然與人造空間的融合。他認為人即便身處都市,一樣也要承受劇烈的氣候變化,在芬蘭和台灣都是如此。如果我們越想置身於自然的影響外,以惡劣態度對待環境,則會遭受更激烈的反彈。

廢墟新解: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卡薩格蘭認為,理想的建築應當除去不必要的裝飾,與自然融為一體──這也是他對「廢墟」一詞的新定義。他打了個比方:有人在叢林裡蓋了棟堅固的房子,將自然界的擾人因素檔在門外;但當人遠離此地,自然仍會進來。因此廢墟對他來說,就是人造空間與自然環境的結合,也是最理想的建築方式。一般人常將廢墟和毀滅、終結等概念連在一起,但其實破壞也是大自然重組元素的方式,目的在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間。

基於這個理念,卡薩格蘭看到中華路的廢棄老屋後,便決定在這裡成立廢墟建築學院,以這些廢屋為實驗基地,將它們從破敗狀態中解放,還原房子最純樸的樣貌,讓綠意、陽光與新鮮空氣重返此地。

於是卡薩格蘭召集一群年輕的學生志工,開始在一棟五層樓的老房子裡進行「廢墟化」的工程:他們逐項改造各個角落,打通地下室與一樓的地面,做出與菜圃共享的客廳,並拆掉窗戶,在地板挖出一個個通透的圓洞,好讓天光雲影和流水輕風在其中恣意流淌。有趣的是,在工作過程中有所變化的,不只是陰暗潮溼的老房子,連原本互不相識的義工,也因為去除舊式隔間的遮蔽,開始順暢地交談和合作──在這裡,人與房子都逐漸變得「自然」了起來。

終極目標:建立改造想像的平台

2010年9月4日,廢墟建築學院第一期工作營終於完成,正式對外開放。參觀過這裡的人,莫不被這個明亮通風、綠意處處而又保留老屋斑駁質感的空間所吸引。但對卡薩格蘭和學院來說,這項成就只是一個起點:他們期待最終能將這裡建設為一個可供各個領域溝通互動的平台,讓參與者都能在此自在交流,同時與地方民眾進行對話。

藉由對「廢墟」概念的重新詮釋,廢墟建築學院改造了實質的廢墟,不僅賦予我們看待廢墟的嶄新觀點,也開啟了對於人類未來居住方式的另類想像。

本文原載於2010年11月號《人籟論辨月刊》‧【荒城之戀 — 廢墟及其變容】專題

(Visited 5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One thought on “【人文週末】廢中有生意—廢墟建築學院的創意實驗

  • 2011 年 02 月 11 日 at 16:11:42
    Permalink

    正如同人是一種向死的存在,所有的房屋落成後,也都在朝向「廢墟」前進(同時產生『抵抗成為廢墟』的力量)。

    嶄新整齊的東西有其美妙之處,但許多荒廢的東西,諸如三芝的飛碟屋,也有一種不可逼視的美。(出處的那個連結裡有很多好照片~大家要點進去看喔~)

    Reply

發佈回覆給「MissZoe」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