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藥定江山】曼陀羅花的美麗與哀愁

分享至

2010年醫藥與社會專題
beautifulcataya@flikcr
樣子嬌俏的曼陀羅花(Datura Stramonium)

?究竟佛經中四種天花裡的曼陀羅所指為何,已難考證。但中醫裡的曼陀羅花使用,則是源遠流長。

撰文 ∣ 陳柏勳(長庚大學中醫學系)

  在夏日風光明媚的早晨,漫步在山間小徑時,目光或許會被路旁樹叢中的潔白喇叭狀花朵所吸引,不如水仙嬌小,也無百合的芬芳與平行葉脈,茄科植物的它,是有著Angel’s Trumpet 美稱的曼陀羅花(學名:Datura Stramonium)。原產於印度的曼陀羅花,目前已遍布在世界上溫帶與熱帶的地區。[按1]

  在佛教《法華經》中提到:「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中國道家經典也提到北斗中有陀羅星使者,手中持著此花。因此,曼陀羅最後變成了此花的中文名稱。雖然其外型美麗,但全株植物有毒,西元1666年在維吉尼亞州詹姆斯鎮(Jamestown),由於發生大饑荒使人們被迫吃此植物,因而造成多人中毒,曼陀羅也因此叫作「詹姆斯鎮草」(Jamestown weed)。

??????? 曼陀羅花的型態在明朝的兩部本草學專書中皆有生動的描述。有本草學百科全書稱號的《本草綱目》中提到:

  「曼陀羅生北土,人家亦栽之。春生夏長,獨莖直上,高四五尺,生不旁引,綠莖碧葉,葉如茄葉。八月開白花,凡六瓣,狀如牽牛花而大。攢花中坼,駢葉外包,而朝開夜合。結實圓而有丁拐,中有小子。八月采花,九月采實。

  另一部介紹區域性(以雲南地區為主)本草的書籍《滇南本草》亦曾描述到:

  「形綠莖碧葉,高三尺,開白花六瓣,狀如牽牛花而朝開夜合,結實圓而有丁拐,中有小子。

  從中可知曼陀羅花形似牽牛花,種子呈圓型且有丁拐狀棘刺,而開花是有日週期性。

Illustration_Datura_stramonium
花葉根莖與果實(出處:德文wiki)

以形補神

  曼陀羅的根形狀類似男性生殖器,在古代生殖崇拜的信仰下被賦予了壯陽的功效。譬如在《舊約》〈創世紀〉中描寫道,沒有子女的拉結(Rachel)向她多產的姐姐利亞(Leah)說:「請你把你兒子的曼陀羅果給我一些。」然而,相傳在拔出曼陀羅根時,它會發出尖叫或是呻吟的聲音,聽到的人一定會發瘋或死亡。莎劇《羅密歐與茱麗葉》裡,茱麗葉觀察到:「就像曼陀羅從土中被拔出時發出的尖叫聲,聽到的人將會發瘋。」

  無獨有偶,在中國的文獻中也對採曼陀羅有著有趣的紀錄。在宋代《扁鵲心書》的「睡聖散」中用的山茄花(即曼陀羅花)、火麻花(即大麻的花)指出其採集方法為:

  「收此二花時,必須端莊閉口,齊手足采之。若二人去,或笑,或言語,服後亦即笑,即言語矣。」

  明代《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在「曼陀羅花」這章也提到:「相傳此花笑采釀酒飲,令人笑;舞采釀酒飲,令人舞。予嘗試之,飲須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驗也。」傳言要手舞足蹈或是狂歌狂笑的採集曼陀羅花,才能使藥效更佳,有著實驗精神的李時珍親身嘗試,發現此說法有其正確性。

  為何不管中西方的歷史文獻中,都提到曼陀羅有影響人們心智精神的力量?從現代的藥理分析來看,曼陀羅的主要成分是莨菪鹼(Scopolamine hyoscine ,又名天仙子胺)、東莨菪鹼(Scopolamine)和少量的阿托品(Atropine ,又名顛茄鹼)的生物鹼。而不論哪一種成分都能與乙醯膽鹼(acetylcoline 簡寫為Ach)這種神經傳遞介質在人體的蕈毒鹼受體(muscarinic receptor)上做拮抗,進而抑制副交感神經與腦中某些區域的運作,適當使用可以達到鎮靜、抗痙攣與癲癇、治療氣喘、暈車或是手術麻醉前避免鼻涕口水阻礙呼吸等作用,但過量使用則易造成心跳加速、坐立不安、意識模糊、幻覺與譫妄等現象,這也就能解釋古代文獻中狂喜、舞蹈、發瘋的原因了。而若是大劑量的使用會造成失憶、癱瘓、昏迷、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而古代中醫是如何應用曼陀羅?讓我們先從其單品的性味與用途說起。李時珍經過親身嘗試、探訪採藥人士後,總結曼陀羅花為:「【氣味】辛,溫,有毒。【主治】諸風及寒濕香港腳,煎湯洗之。又主驚癇及脫肛,並入麻藥。」由於性味辛溫,可以治療風寒濕造成的疾病,但因有毒所以多以外用洗劑為多,若是口服的話,多用在神經性疾病(驚癇)或是欲使其人麻痺時使用。利用曼陀羅有麻醉的效果,《扁鵲心書》的「睡聖散」便以此藥合併大麻的花來配伍:

「人難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傷人。
 山茄花 火麻花
 采後共為末,每服三錢,小兒只一錢,茶酒任下。一服後即昏睡,可灸五十壯,醒後再服再灸。」

Datura stramonium_flora@Taiwan
白色大花曼陀羅。生長於北台灣,為本地曼陀羅屬家族中最常見的一種。(學名與草本曼陀羅不同)

  從文獻來看,睡聖散已有現代藥理學中全身麻醉藥的雛型,而且還明確的指出其依年齡不同,而有不同的麻醉用量,並間接以可灸五十壯(壯,艾灸的計數單位)來側寫睡聖散的藥效。

  因此,曼陀羅的藥性若使用得當,除了上述現在的醫療用途外,中醫在古代還可用其花或是種子來麻醉病患、止咳平喘、止痛鎮痙。藥理成分中的阿托品會讓瞳孔放大,抑制汗腺分泌使體溫上升而兩頰紅潤,是讓文藝復興時期婦女更加漂亮動人的秘密,因此同樣含有阿托品與莨菪鹼的顛茄便被冠上「bella donna」(美女)的名號。

  然而,若是將曼陀羅用在壞的用途上,易成為犯罪的工具。過去在哥倫比亞的婦女若想殺死不想扶養的嬰兒,便會將曼陀羅的萃取物塗在乳頭上,讓嬰兒在吸奶時中毒死亡。古代有些罪犯利用其癱瘓與失憶的毒性,製成如《水滸傳》中蒙汗藥之類的藥物,將被害人迷昏進而做出犯罪行為,而目前醫療上是使用毒扁豆鹼(physostigmine)來解此類的毒性。

  曼陀羅的神祕來自其生物鹼的藥性,其美麗來自其外型與使用得當,而她的哀愁並非來自天生,而是人類的無知誤食或是惡意使用。日照偏西的午後,微閉花瓣的曼陀羅,好似繼續向山徑上的旅人訴說著她的故事,那一段美麗與哀愁交織的歷史。

?

參考資料

1.《扁鵲心書》(宋)竇材輯
2.《本草綱目》(明)李時珍著
3.《滇南本草》(明)蘭芷庵著
4.《中藥學》凌一揆編。知音出版社。2004。
5.《毒物魅影》(The Poison Paradox:Chemicals as Friends and Foes)John Timbrell 著。商周出版。2006。?

作者簡介

台南安平人,長庚大學中醫學系雙主修西醫大四生。喜歡聽故事,更喜歡與人分享故事。正在中西醫學兩種領域中,找尋交集與互補之處。

編按1:曼陀羅花的分類至今仍有爭議,含草本與木本。有西方分類學者認為木本曼陀羅應另成一屬為「Brugmansia」,但中國植物志仍把所有的曼陀羅植物都放在「Datura」分類下。

責任編輯:MissZoe

(Visited 2,02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